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养了一只小狼崽第13节(1 / 2)





  乘务员那儿有十来本《知音》,一直到下车,曾姥爷都才只读了三本,心心念念着回来还要租。他这才意识到外头的好了——在那小小的曾家村里,哪里有这样好看的书呢?贺邵承也翻了翻,并没有被吸引,而陆云泽在边上忍不住的一直在笑。不过这会儿也终于到深圳了,他们也没多耽搁,排着队拎着行李下了火车。

  站台里面还不怎么看得出来,但一出站,深圳和平县那小地方的差距就清晰的显示出来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上满是客流,一眼就能看到远处的马路。而马路上也停着不少轿车,根本不是平县三轮车扎堆的模样。曾姥爷看看天,看看地,又看了看身边路过的,手里拿着个大哥大的人,心里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个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站在他身边的陆云泽和贺邵承却都很平静,并没有任何乡下人进城的惊讶。

  广场上有小贩在卖深圳市地图,陆云泽花五毛买了一份,展开来大得不得了:“小商品批发市场……不远,有公交线路,坐公交就能到。”他对着看了看,“姥爷,我们现在就去?把东西买了说不定今晚就能赶上火车。”

  曾姥爷看了眼火车站门口大大的时钟,这会儿才十二点多,便点头答应了。

  深圳是个大城市,在90年的中国已经标志着现代化,许多在平县根本见不到的高楼在这里几乎是随处可见。他们上了公交车,找了位置坐下了,曾姥爷就一直看着外面,头一回觉得自己六十多年的见识还是太少了一点。

  他看到了很多时髦的姑娘,头发都烫得卷卷的,再用一个漂亮的头花或者水晶发卡捞起来,露出那纤长白皙的脖子。他看到人们打的伞上都印满了花纹,都是铁做的,哪里还用油纸伞。路边的小饭店有的已经用上了电子屏,里面装了彩色的小灯泡,会一下一下的闪烁着提醒客人来看。而最令他惊讶的还是小汽车和大哥大——平县能有几个人把这两样东西配齐?深圳居然遍地都是!

  陆云泽和贺邵承还是坐在一起,也瞧着外面。

  贺邵承出生北京,早年就见过首都的繁华,此时看着深圳,只是觉得看到了另外一个北京罢了。陆云泽凑在他身边,看着那些还在施工的大楼,忽然小声的开口道:“以后还会更繁荣的。”

  “嗯。”贺邵承点了点头,他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知道这个国家是在以怎样的速度发展着。

  陆云泽看着此时还年幼的,面孔还并不那样坚毅的贺邵承,把下巴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这会儿小商品批发市场还算是市中心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从火车站到这里并不远,公交车只开了四十多分钟。天气有些热,陆云泽又觉得自己脸上被晒得难受起来了,可他没带帽子来,只能尽量挑着阴凉走。曾姥爷有些忐忑,看着市场门口的大牌子和进进出出穿着体面衣服的人,忽然觉得自己这次出门穿的太简单了。整个市场这会儿热闹极了,走到门口都能听到里面的声音,而且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和钱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云泽稍微握了握姥爷的手,“姥爷,咱们进去,拿了想要的东西就回火车站买票。”

  “诶……好。”曾老头点点头,终于走进去了。

  市场有三层楼,每层楼卖的东西不一样。一楼是真的小商品,二楼三楼就涉及到衣服、鞋子、皮包了。商贩每个人占了个位置,搭出了不同的摊子,货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放在那里。老板和顾客大多都在讨价还价,不过彼此的腰包都是鼓鼓的,一看就塞满了钞票。这是一个充满了铜臭味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地方。

  陆云泽的目标很明确——平县看不到的小东西。

  一方面他和贺邵承、曾姥爷只有三个人,搬不了太重的;另一方面这一次购买也只是试水,如果可以,下一次他或许就不再这样人肉来回跑了。目光落在了一处卖小饰品的摊子上,陆云泽走了过去,蹲下身拿了几个看了看。对方见是个孩子,本来不大想搭理的,但接着就听到这小孩儿开口了。

  “这些发卡多少钱?”

  “四毛一个,价格一样。”他回答了,摊子上还有别的人在看,不过又走了。

  曾姥爷也蹲了下来,仔细瞧起了这个小东西。

  在他眼里,水晶发卡确实是好看的,一排上面镶满了水钻,闪亮亮的,比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卡子好看多了。可他毕竟是个老头子了,也不知道这份漂亮意味着什么。边上还有用来扎头发的头花,也是一样镶了水钻,瞧着漂亮的不得了。蝴蝶结的蕾丝做的格外精细,他看着,忽然想到年轻时候的爱人了。如果对方还在,他肯定是要买一个带回去的。

  陆云泽捏着一个发卡,心里只是在评估这个产品的质量。

  外观肯定是可以的,材料他捏了捏,也还不错,就是不知道里面如何,会不会用了几下就崩。他反复捏了,又挑了另外一个在掌心里拨来拨去,确定发卡没有损坏后,才决定要上一些。

  “便宜一点?我拿的量多。”

  贺邵承安静的在边上看着。

  “一千个能给到三毛五,这是最低价了。”老板见有戏,也不嫌弃这是个小孩儿了,“你要多少?我这儿货多呢,水晶发卡什么款都有,都是统一价格。”

  陆云泽只是摇头,“还太贵了,”他指了指水钻,“这都只是玻璃,不是水晶,我知道的。叔叔,再便宜点,我真的可以拿一千个。”

  他心里想要的是两毛五,而回了平县,这样一个发卡卖到一块钱都不是问题。但两毛五确实是个很难达到的数字,在他表示自己能要,而且马上就付钱的情况下,摊子老板也只是开口到了三毛二。几分钱的来去乘以一千就是几十,可不是个小数目。他们来回谈了许久,摊老板表示坚决不接受两毛五这个价格,接着又露出了心痛的表情,说可以三毛一。

  陆云泽笑了,白净的面孔上两个小酒窝甜极了:“三毛吧,我们各退一步,现在就掏钱。”

  曾姥爷去瞧别的东西了,只有贺邵承始终都在陆云泽身边,仔细看着他是怎么讨价还价的。

  这些发卡最终以三毛的价格成交,陆云泽挑了十二个款式,索性每一种要了一百个,这才让那老板脸上有了笑。一麻袋东西装好,发卡虽然小,但一千两百个可不是个小数目。曾姥爷这会儿回来了,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帮到外孙什么,只是出来陪着两个孩子免得他们出意外的,因此就把那麻袋拿着了,就去门口坐着,帮他们看着东西。

  陆云泽点点头,又去瞧别的了。

  成交了第一批货,再去别的摊子,他对价格心里就有数了许多,遇到报得特别高的直接忽略。他又买了一批胸针,稍微贵一点,五毛价格成交的,拿了七百个。贺邵承早年在北京,还记得当时身边流行起来的电子手表,看到摊子上也有卖,就和陆云泽提了一下。陆云泽立刻就蹲下来看了,以八块钱和六块钱的价格买了三十五个电子手表和电子宠物。

  虽然稍微贵一点,但在深圳流行的东西,肯定也有时髦的平县人会愿意出钱买的。

  他知道县城已经有不少万元户了,这些几块钱的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所有东西放在一起,塞了鼓鼓囊囊两个麻袋,胸针、发卡尤其多。曾姥爷有些纳闷,在他眼里,电子手表这种才是最应该进的,新鲜又高科技嘛。不过外孙做事,他也不指指点点,这就又拎着东西准备回去了。来一趟深圳,他们都没留下来住上一夜,只是从批发市场批了东西,这就又座上回平县的火车了。

  第24章 上门推销

  连着两晚都睡在火车上,就算快车上有空调,陆云泽还睡得不舒服,抱着贺邵承哼哼个不停。曾姥爷虽然有《知音》可看,但也累坏了,是彻底意识到自己跟不上时代了。他们带的衣服也没机会换,彼此身上都不知道出了几身汗,就算是陆云泽这样爱干净的人,身上味道也不怎么好闻了。两袋子东西沉得不得了,好在贺邵承力气大,一路上帮着扛了许久。

  抵达平县后,尽管陆云泽很想直接就在县城里把东西卖了,但也知道这会儿他们都需要休息,因此还是租了电三轮直接回了家。他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和贺邵承一起,烧了热水用肥皂把身上洗得干干净净。一身汗臭终于散了,他这才舒服了一点,穿着一件干净的短袖在院子里吹风搓头发。曾姥爷夏天洗澡不用热水,自己在后院打了井水就往身上浇,这会儿已经回屋子里头,继续抱着买来的《知音》读。

  贺邵承过了一会儿才洗完出来,面孔上虽然用毛巾擦了,但还是沾了湿气。他们买的两袋子货此时正放在房间里,还没有动过。他知道陆云泽一定有办法,但那毕竟是花了一千二进来的货物,相当于把他们之前所有摆摊卖虾饺的钱都投进去了。他走到了陆云泽身边,抬起手帮他用毛巾揉搓起了头发,同时忍不住问道:“那批货……我们等到赶集的时候再去卖吗?”

  “嗯?”头发上揉的舒舒服服的,陆云泽眨了眨眼睛,露出了笑,“不行,那样效率太低了。”

  他心里有计较,虽然赶集的时候由自己直接卖给顾客,价格可以更高一些,利益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最大化,但他并不想花那么长时间去等一次赶集,也不想和贺邵承再操心招揽顾客的事情了。发丝上的水珠被擦了个干净,他索性不在院子里站着了,拉着贺邵承的手回了房里,把一个麻袋解开,随便拿了一包发卡出来:“贺邵承……你觉得这一个发卡能卖多少钱?”

  虽然就只是玻璃做的水钻,但看上去都很真实,亮闪闪的,绝对是平县年轻姑娘们会喜欢的款式。

  “一块?”贺邵承微微皱着眉,对这类东西也并不了解。

  他知道母亲有许多珠宝,都是从德国带回来的。但上面镶嵌的钻石肯定是真货,价格是完全不能比拟的。陆云泽心里想的也差不多,“其实说不定还能卖的更高一点,因为我们在深圳都是批来的……更何况这些东西还没传到这里。”

  他捏了捏发卡,每一个都装在塑料袋里,塑料袋上面还带着个印花纸标签,用韩文写了几个字,“但是我不想到赶集再卖,明天咱们就去县城,租一个三轮车,去不同的杂货店小卖部推销一下。尤其是学校门口的那种小店……他们肯定会愿意要的。价格上就稍微便宜一点,卖他们八毛,让出去两毛的利润,但是销售这件事就完全不用我们操心了。”

  贺邵承点了点头,“好,那明天还是要三点半起床,今晚早点休息。”

  “嗯……”陆云泽又翻了个电子宠物出来,有些心疼的拆了一个,装上纽扣电池开机,坐在凉席上自己玩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