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节(1 / 2)





  陈二舅与陈二舅母倒还撑得住,夫妻二人夜深人静互相啧啧舌,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妹妹家几年就渡过江去了,自家倒还留在河在这边苦巴张望呢。

  陈二舅看自己大哥在那煎熬,去村口烫一壶酒,切块肉,拿根筷子敲着碗:“看昨日,我有好衣你无完裙;叹今日,你住雕梁我卧街角;我笑你两腿泥带腥,你怜我一碗饭发馊;我看你潦倒无着落,你看我败家破了户………我看你,你看我,我笑你,你笑我…… ”他边吃边乐。

  黄氏收拾了几样礼,找陈二舅送自己去施家,陈二舅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得,死活不去,趁着醉,还耍起酒疯来,糊糊涂涂道:“娘啊,亲娘啊,我就该是小卒子,我就活跟马前跑?怎么,我就当不来将军坐不了帐?你看我大肚,肚里他妈的都是锦绣……”

  陈二舅母劈手给他一下:“屁个锦绣,我看你一肚子都是黄汤泡黄草。”又笑着对黄氏道,“婆母,你看他这模样,如何出得门,还是让他拣个地方躺着挺尸去吧。”

  黄氏无奈,只好自己去了施家。陈氏这两日也被扰得没个清静,看到自己亲娘来,心下高兴,又是添茶又是拿各种吃食。黄氏看女儿摆出这个四碟八果,想着女儿家真个发财了,谁家不年不节的买这些果点在家的。

  陈氏拍着小四娘,这丫头是个心大的,家里人来人往,半点没扰着她吃睡。

  “过几日新屋子落成了,就搬那边去,萁娘说会清静好些。”陈氏揉着太阳穴道。“如今精神头短缺,晚间不曾好睡,一天都糊里糊涂的。”

  黄氏看她脸色不好,忙问:“可是生了四娘后落了的毛病?”

  陈氏笑道:“鬼门关来去一趟,可不得落下点病来。萁娘担心,说要抓点药来吃,没病没灾的,吃那些做甚。”

  黄氏露出一个又酸又欢喜的笑来,酸女儿家翻了身也知在自己面前炫耀挣脸面,欢喜女儿虽生了四个小娘子照样有享福的命。拉着陈氏的手凑过去细问:“家里可都还太平?”

  陈氏叹道:“阿娘,我是没用的,又没见识又不灵光,只看家吵闹,余的听也听不懂,看也看不会,只苦了我家萁娘。”

  黄氏笑道:“那丫头这性子倒像你婆母,好在定了人家,不然,谁敢娶了家去。”又叹口气,“这都是没有兄弟的缘故,唉,四角就差这么一角就全乎了。”

  陈氏虽心里不足,也知强求不得,道:“阿娘,命里没有求不来。”

  黄氏道:“也罢,比之旁人,你的命强出几座山去,几时把那香引卖了,买些田地,过得太平富贵日子,半点都不用再操心了,等得四个女儿团圆,一辈子都是顺风顺水的。”

  陈氏张了张嘴,道:“娘亲从哪里听来的,香引卖不卖还两知呢。”

  黄氏惊跳:“你们傻了不成,万金都不卖?你大阿兄记挂你,私下去打听了打听,说那线香的买卖做不得,香材都没地买了,纵有卖的,原先一文的要花十文,那如何还做得买卖?”

  陈氏花容失色,急道:“娘亲是哪里听来的?外头已经涨价了?可真?”

  黄氏道:“哪里是我听来的,是你大兄打听来的,他亲去集市上问过,还能有假。”

  陈氏哽咽道:“萁娘知我胆小,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我哪里知道已经到了这地步了?”

  黄氏道:“三娘,叫萁娘将香引卖了吧,又得钱又得平安,线香这这买卖不是我们平家百姓做得来的,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悔都来不及。”

  陈氏苦涩道:“家里的事……我哪做得主?”

  黄氏道:“这可是大事,你细细掰扯给你婆母听。”

  陈氏幽幽叹口气,烦心不已,她本就听不得话,越听越是心惊肉跳,越怕越恨自己无能为力。

  阿萁叫阿苦打听了那蒋郎君来处,说是宜州蒋家子弟,蒋家家大业大,各房子孙做官的读书的经商的,皆有出息。这蒋采明,是蒋家二房的子孙,见线香利厚,遂动了心思。

  阿苦道:“小的打听了打听,这蒋家在宜州不曾有什么恶名,也从无欺市霸行之事。不过,这个蒋采明眼大心空,他是二房长子,他爹碌碌无为,蒋家做主的又是大房,他自诩有志难伸不得出头,一心想办件大事让家中诸人刮目相看。”

  阿萁道:“这么说各香行板结一块,不是受了蒋家的指使?”

  阿苦道:“惭愧,这小的没有打探出来。”

  阿萁笑道:“无妨,也是我们的运道,我刚去信京中,沈家主也捎口信来,说京中有贵客来呢。”她摩拳擦掌,道,“无论如何,我也要告上一状。”

  第142章 背后之势

  闹闹轰轰间,阿萁总算体验了一把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真是不堪其扰。去桃溪时顺道去了一趟沈家。

  沈娘子笑着将一盏八宝茶塞到她手里,道:“你慌什么,有所求的是他们,又不是你们。”

  阿萁抿抿唇,忽笑道:“婶婶有所不知,我家名声极差,和这些远亲近邻的,大都吵过嘴,骂过架。”她爷爷去世后,施家一落千丈,施老娘见家中银钱紧张,自己又是一个妇道人家,除了几亩田地怕是再无多的进账,就想把往日借与亲戚的银钱米粮一一要回来。谁知,一个一个都翻了脸,通不认账。

  施老娘再泼辣蛮横,也还是无可奈何,自吞了这碗苦水。家中有钱,一众穷亲戚过得苦哈哈的,一吊钱,几升米的,说是借,实则是给。施老娘要回来,众亲戚心里都有气,给都给了,还开口讨要,妇道人家就是这般小气。

  也不看看施家如今的处境。

  施老娘委屈是吃了,却不肯背人咽下,你不仁我不义,莫非还要留着那点情面当遮羞布,干脆嚷嚷得众邻皆知。

  撕破了脸大家才自在,虽说时过事迁,逢着婚丧嫁娶又有走动,到底都淡了,没有生死大事,几无走动。所以自家有钱后这些亲戚重新上门,施老娘动弹都不肯多动弹一下,她不亲热,陈氏自然也淡淡应付,施进更是不管这些人情往来。

  因此,施家完全不在意会不会坏了亲戚之间的情份,本就没有,何谈会不会有伤情份?依施老娘之意,左右担了坏名声,不怕再臭一些,当初他们也不曾有所顾及。

  阿萁叹道:“就是不知哪个传出去,现在识得我家都知万金买香引之事。”

  沈娘子皱眉,道:“你沈叔叔私下查了查,里头不止有蒋郎君的手笔。”

  阿萁拍手,道:“我也觉得有些蹊跷,这蒋郎君有些……有些……”

  “有些蠢。”沈越翎装模作样摇着一柄折扇进来,得意洋洋道,“阿娘,施家阿姊,这事我卜了一卦,准了十之八九。”

  阿萁好奇:“哦,但求一解。”

  沈娘子笑摇了摇,道:“你说说看,要是说得不准,多默一篇文章。”

  沈越翎老神在在,道:“这个何难。”他坐下道,“我摸了摸这蒋郎君的底,最是急攻近利,可惜肚中装了半桶水,不过是个志大才疏之辈。蒋家这一辈子孙中,这蒋采明不过垫底,他心中不忿,一心想做件大事。蒋家的家风一向以读书为首,读书上无所得的,再行商贾之道,蒋采明一肚子稻草,哪里读得进书啊?遂跟着他爹一道打理蒋家的庶务。蒋家三房,大房掌家中大事,三房子孙最有出息,在朝中任官,二房嘛就是两头跑腿的。”

  “这蒋采明深感自己这一房,事多却无体面,肚子里一股腾腾怨气……”

  沈娘子听他越扯越远,道:“你罗嗦个半天,尽说些漫无边际的,拣紧要的说。”

  沈越翎辩道:“阿娘,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沈娘子嗔道:“你只管说真章,不必说细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