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啊……”她很惊讶地张了张唇,又猛地摇头道,“我有了,谢谢,你留着。”

  “嗯?圣上这是嫌弃臣的花儿?”君泠崖凤眸一眯,立时把她激出了颗颗鸡皮疙瘩,忙不迭地就点头道:“我要,我要。”

  但她已摘了不少的花儿,荷包都像饱餐了一顿,鼓胀得跟个大胖子似的。

  这附近又没个盛花的容器,总不能跑回背后的殿内,拿个茶杯盛花,糟蹋了花儿。

  琢磨了好一会儿,她得到了君泠崖的同意,将荷包里的玉兰花一个接着一个,边数边小心地放到君泠崖的手里:“一、二……”放完了,再把干花儿倒入君泠崖另一手中,让他握好,自己再慢慢地把玉兰花,挨个往荷包里放。

  她垂颈低首,日光柔和地洒落在的脸上,映照着她如雪的肌肤,此刻,她就像一块通透的玉,莹亮而透着霞光——君泠崖很想将自己的手收回来,因为跟她白皙的手相比,自己粗糙的大掌,就是一干瘪的花儿,皱得水分都没了。

  点在掌心里的指尖,带着茉香的芳香,挠得他的心都酥麻了一下。

  当时送她茉香,是受李灵月的素月香有感而送,本来只为讨她欢心,没想到那香却成为了诱惑他的□□。

  他的心彻底迷乱。几片白色的花瓣悠悠然飘下,正落在她的肩头。他下意识伸手替她拂去,情不自禁,又想触碰她的指尖,汲取淡而难以捕捉的温度。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一如他的沉默一样,只想在她身后为她撑起遮风挡雨的大伞,而不想用自己被血玷污的手,亵渎她澄澈的心。

  心思一转,所有的情根都埋葬在心底深处。

  当最后一颗花儿被她放回荷包里,君泠崖如蒙大赦般收回了手,还顺带没收了她的干花。

  “啊,干花儿给我。”她鼓起了腮帮子,反抗道。

  君泠崖指着她荷包里满得溢出的花儿:“您已有香花。”

  “那是姨娘给我的干花儿。”她气呼呼地掰着君泠崖的手,可他紧握的拳头就像一道密不透风的厚墙,除了将其粉碎,便无法撼动分毫。

  姨娘?君泠崖凤眸微眯,更是缩紧了拳头,不容置喙地道:“以鲜花换干花,公平。臣还有要事在身,告辞。”说走就走,一点儿的犹豫都没有,连她气得扁嘴的神情都不理会,便回到了宣政殿里。

  将干花往桌上一铺,拿出银针一探,见银针没变黑,又一个个拿起,往鼻尖上凑。闻着味儿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他叫来了君礼,把干花丢过去:“查。”

  君礼带着干花退了。

  君泠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但凡送到她手上的东西,均会经过他的人严格检查,直到确信此物无害,他才会给她使用。

  莫怪他如此紧张,只因他没有忘记先皇是怎么驾崩的!

  先皇是刀山火海里走出来的,□□当做药来尝,刺杀视为切磋来看,可为何这样经验丰富之人,却倒在了最亲近之人的烈酒下?

  君泠崖在先皇故去后,派人调查了一番,惊知要命的东西就在其枕下,那是一个用以安眠的香囊,里头放着的东西并无毒,但辅以特制的烈酒,便成了致命□□。

  但当他再查香囊的来路时,线索断了。就好像一条路突然一分为二,短期内不借助外力,便无法达到彼岸。

  没人知道香囊从何处而来,那绣工又出自何人之手,又是怎么会跑到先皇的枕头底下。这一切的谜团,恐怕只有下了阴曹地府,逼问方公公了。

  且比起香囊,现在还有件更让他在意的事。

  在大锦,乞巧节前后女子会给心爱的男子绣品,圣上手里的荷包做工还差了些味道,铁定不是出自司珍局,而是她之手。

  莫非,她已有了心上人?那此人是谁,可会真心实意待她?

  正思忖时,君礼回来了:“启禀王爷,干花并无问题。”

  “嗯,”君泠崖心石坠了下来,“你去查圣上最近有同哪位男子频繁接触,如查到是谁,便查清其底细。”

  说出这话时,他有一瞬间的失落,就像飘在海里的船只,眼睁睁看着自己放弃了靠岸的机会,回到漂浮不定的海上,乘风破浪。

  他不是她的佳人,但至少,要为她找到适合她的避风港。

  作者有话要说:  小萌萌抱着萌萌哒的小白兔找坏豆腐:坏豆腐,你还我的干花好不好,我拿白白跟你换。

  坏豆腐眉尾一挑,道——

  乃们说,他要说啥好呢= ̄w ̄=

  感谢十三月的兔子萌萌哒的小地雷(╯3╰)

  ☆、15|第十五章乞巧

  大锦的乞巧宫宴,从来没有这么寒酸过。

  负责采买的宫人,都列好了沓沓清单,就等着捞一把滚烫的油水,给自己添置些显摆的物品。

  哪成想,摄政王轻描淡写的一句“一切从简”,把他们想赚便宜的心思都碾成了渣滓。

  君泠崖连从简的理由都准备好了:“国库盈亏”。这铁板钉钉的四个字就像对别人说,凡想大办宫宴,浪费国家财力者,等同大罪!

  登时无人敢置一词,每个人心底都点上了盏灯,若是惹得他一个不喜,减了俸禄,裁了断灯芯,那等到灯芯燃尽的时候,就该收拾好包袱,提早去阎王殿那占个投胎的好位置了。

  太皇太后却对此十分满意。她本就是个喜静的清修老人,这从简的政令一下,那些闪瞎老眼的金光宫灯就被撤了去,咿呀呀呀唱戏吹曲的人,也被拒在了宫门外,让她耳根得了一阵清静。

  是夜,太皇太后被李千落搀扶着上了高座,作为今夜穿针乞巧大比的评判者,在李千落背诵了一通言论后,也跟着简单地同众人道了声好。

  穿针乞巧大比,是乞巧节的风俗。女子需手执五色丝线及九孔针,对着皎月穿针引线,能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后宫女眷虽多,但有的上了年纪,有的几乎都不露面,让她们出来参比,也没个好兴致。

  后来不知从哪位天子开始,不但让宫内适婚公主参比,还广开宫门,邀有适婚千金的臣子,带其千金入宫参比,并让年轻的皇子及臣子参宴,这样一来,这乞巧宫宴美其名曰比试,实质上便成了相亲会。

  且看下方一排排穿戴得花枝招展,跃跃欲试的未婚女子,都是文武百官的适婚千金,模样美的,身材好的,才能出众的,跟御花园的百花似的,目不暇接,今日这轮大比,比的不单是手巧,还有个人吸引男人的魅力——听闻君泠崖至今未娶,若她们能有幸入他的眼,指不准日后就能坐那母仪天下的位置了。

  再看周围看似把酒言欢谈笑风生的年轻臣子,哪个不是偷偷把余光瞟去,就想着能攀上高官,博得美人青睐。

  李灵月从宫宴开始,一双画了花钿的眼就黏在君泠崖身上,从他入宴就坐,到他拿起酒杯自斟自饮,只恨不得自己变成他手里的酒樽,亲密地与他双唇相贴。她入神地望着,直到李千落宣布大比开始,才恋恋不舍收回目光,取出自己特意准备好的九孔针,等着锋芒盖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