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贾芸逆袭有道_30(1 / 2)





  扬武镇头等大事儿被一手解决,着实让人痛快。许千户即将调走,在此在职了七八年,十分不舍。于是与贾芸商量着能不能让将士们也好好吃顿喝顿?贾芸自然不会反对。

  许千户为人仗义,虽然过于心善,平时对待下属过于宽松。但在扬武镇修养民息是个合适的,能够时常帮助百姓,不压榨百姓,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在边防重地任此重职。

  眼看要走了,得过他恩惠的不少将士话里言间都多为不舍,想跟着许千户一起到渝新县的也不在少数。

  许千户见状有些踌躇,贾芸在他旁边一直给他添酒布菜,还跟当时初来是一般。

  晃眼大半年过去,贾芸已经成了副千户了,而自己也要走了。但是看眼前的将士们对他的情感过于外露,又有些担心贾芸在自己走后不能服众,言语间各种提点教导,贾芸一一记在心中。

  莫佥事也多有交代,只是自己走后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会安排人来接任,眼下只得靠萧千户和贾芸自己了。

  永锦收到贾芸的来信,虽然早就知道这小子在杨武镇干如鱼得水,连升三级。但看他亲自来信告诉自己心情还是有些舒畅的。不过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皇上招到了宫里。

  等他到了一看,发现兵部尚书闫鑫,兵部左侍郎周宏志,右侍郎秦珏,左都御史甄建礼,并少师吴绍国等人皆在尚书房。皇帝身旁还站着太子永絮,和三皇子永泽。

  “你看看!到底能指望你办成什么事”皇帝龙颜大怒,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面前的折子甩到永锦的面前。

  永锦捡起一看,脸顿时黑了。

  折子里清清楚楚写到二十万将士等待过冬,可是打开武库,里面二三十万套的军衣武器不知道在里面放置了多长时间,或者是被人换掉了。

  军衣缝的线都已经烂开,使用的武器都已经上锈。就连下属青原州想要新制千百套冬季军服穿上杀山寇,穿上身居然胖的胖,瘦的瘦。

  将士们来不及跟人对换就上了马去剿山寇。结果倒好,连山寇的马腿都砍不断,一千余将士,打不过四百山寇,简直是朝廷的奇耻大辱!而年年下发数以百万计的白银不见踪影。

  永锦此刻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关军备方面是皇上两个月前才交到他的手里,原意并不是要给他多大的事儿做,只是让他别整日气自己,有点活干省心点。永锦当时还是很激动的,毕竟第一次领了差事。可是一到手上就有些傻眼了。

  为什么?因为每年朝廷下发的一百万两白银真的不够!

  朝廷一共有军七十余万,可是养军的费用确实额外的高。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多数兵卒并非兵役,而是募集来的,有用的也就是二三十岁的年纪,适合冲锋陷阵。可是到了五六十岁留在军中的不在少数,相当于终身制。

  这样一来,军中不但一年比一年的军费高,军纪管理也一年比一年的散漫。

  开国高祖为了不让跟自己打江山的将士心寒,当初金口玉言的说了,跟了朕打江山的,朕一定不让他心寒。一定负责到底。

  这样一来,身有残病的也好,年纪大了养老的也好都在军营里颐养天年,想着福呢。

  一般违背军纪了,后生武官们也不敢使劲儿管,但凡管狠了,约束狠了就直接捅到御前,哭诉当初跟高祖打江山的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历数现在武官的种种失职无能。甚至有的自持年纪大,身上有功勋,都敢在当今万岁面前倚老卖老。

  这实乃永清之毒瘤。

  于是他们的军费只要从那一百万两白银里扣除。甚至他们不能上战场了,手脚都不利索了,但是会他们的置装年年都要跟上。

  时间久了,渐渐的也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则,其他地方老军卒们开销就开销了,但是武器装备这一块儿就算备了他们也用不上,更没必要年年置新的。也就年年挪了这笔钱,给他们做其他福利了,多少一年也能省下个二十多万两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