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贾芸逆袭有道_44(1 / 2)





  可时间越来越长,朝廷的增援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只是下令目前朝廷正在聚集人马,调集粮草,命扬武镇将士誓死守住边防线,绝对不可临阵脱逃!另外布尔国如今也不安分,封广泽王为统领大将军,全权负责布尔国事宜。

  贾芸看着一张令纸,白纸黑字,竟分不清到底是人写的还是鬼画的!什么叫还在聚集人马!今天通知广发府调三千人马,明天通知武周镇调四千人马,再向汉承州调三百人马...这像话吗?!要等到何年何月?

  就算集齐了十万兵力,你说你的土话,我说我的方言。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习惯!简直,就是把人命当儿戏!

  作者有话要说:  小芸真帅!

  谢谢书荒者大大第二次投雷支持!

  ☆、NO.35

  最让贾芸气的不能言语的, 竟是皇上封广泽王永泽为统管大将军,朝廷一共能聚集的八十万人马他居然能调配半数以上!还全权负责布尔国边线,将扬武镇根本不放在眼里。

  想到永锦与太子殿下、广泽王向来不对付,这下对方又平白多了四十万的军马在手中......真是难啊,难于上青天...

  贾芸和其他人商量了一晚上都没想到办法,但凡大军压境, 扬武镇被踏平都是时间问题。管你什么火雷枪铳, 实力差距太大, 就像苍蝇举着高射炮也对大象成不了威胁。

  思前想后, 事不宜迟贾芸只好向泰源,石城两地借兵。探子来报,边防线往贞国都城方向七八十里的地方都出现不少贞国的青衣兵, 看样子是来打探地形方便大军开营进驻的。具体人马数量现在还不清楚,看样子人数绝对在五万人以上。

  贾芸又派了不少探子出去, 继续打探来报。

  扬武镇身为边城, 有过不少惨痛的历史。像孙观良幼年时跟随的流民营, 从贞国边界入扬武镇向布尔国的边界过渡的时候被以暴民寻乱为由全部填了山谷埋了这类事情不再少数。时不时的骚扰抢劫成了家常便饭。

  贾芸算是看明白了, 这边防线的当官的都习惯了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生活,没有战事的时候滋润自在自是不会去管老百姓的死活。

  等到有敌军各式骚扰的时候呢?只要不是大乱子,对方又能给他时不时送些金银珠宝来贿赂, 那还是事儿?只要这边线的老百姓没有死绝!错了,就算老百姓都死绝了,不就没人去千里之外的京城告御状了!

  贾芸连夜在书房里想办法,几位百户, 总旗也急的上火团团转。

  借兵可行又不可行。就算泰源,石城的兵借来打赢了,谁知道能不能打赢?赢了私调军马戴罪立功,输了朝廷定会追究下来,牵连一干人等人头不保。

  最后还是贾芸拍了板,泰源,石城的兵不借也得借,一旦扬武镇被攻破,边线必溃。既然朝廷在召集人马那么他们向外借兵也情有可原,毕竟战事来的太急,等朝廷的军马到了为时已晚!就看那两地的武官愿不愿意出兵了。或者说愿意向哪边出兵了。

  贞国,布尔国,永清国三国地形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扬武镇与贞国相接壤。

  此刻贾芸每走一步必须要深思熟虑,亲自书信两封交由两地的指挥使大人,只希望他们别将扬武镇的万千百姓的身家性命沦为政治工具。

  正在贾芸和几位武官上火的时候,一直没出现的秦知善出现了。

  “贾大人,刚才我听兄弟们说了,朝廷不愿派兵给我们是吗?”

  “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暂时来不了。”贾芸担心引起混乱斟酌的说:“只要我们坚持住,会有兵马来支援的。”

  “都是自家兄弟,您也别跟我说弯弯话了。”魏虎随后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个家伙,用红布包的严严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