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零五章征文(1 / 2)





  这次朝廷部门的调整,动作较大。

  原有的六个一级部和四个二级部,重新划分为:

  中枢机构改组为政务院、中书省。

  吏部、财政部、兵部、民政部、工业部、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八大一级部。

  商业部、税务总局、公安部、监察部、水利部、交通部、矿产资源部、土地部、水产渔业部等15个二级部。

  政务院设置宰相三人,由魏征、侯君集和皇甫睿担任。

  设置仆射(副宰相)六人,分别是高静明、马周、李恪、张玄素、于宁志和唐斐。

  中书省由岑文本担任中书令。

  军队仍然设置总参谋部,李靖任总参谋长、李孝恭、侯君集、李绩、苏定方和尉迟恭任副总参谋长。

  李孝恭兼任军事学院院长,侯君集兼任吏部尚书和副总参谋长。

  程咬金担任武警司令。

  李旦继续担任工业部长,现在是一级部部长了,正一品下。封为淮安县公。

  杜荷担任总参谋部特种兵部部长,兼任飞虎军司令,从一品上。封为徐水县公。

  他们是大唐最年轻的公爷。

  尉迟宝琪继续担任飞虎军副司令,正三品上。

  李治担任总参谋部海军部长兼任海军研究所所长。

  程处默继续担任海军司令。

  唯一可惜的,就是房玄龄。

  房玄龄是个能臣,也是个良臣,他的一生,为大唐贞观盛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的是,最关键的时刻,他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为了安抚所有支持自己的人,李愔尽管舍不得,但是也只能安排房玄龄退休。后来,又任命他为皇帝资政(顾问),长孙无忌也做了同样的安排。

  朝堂上,无论是老臣和新提拔的重臣,都是原先的支持者,李愔在朝堂上的掌控力,远远高于原先李世民对于朝堂的掌控力。

  大唐朝堂上团结一心,减少了内耗,为继续发展贞观盛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李愔决心打造一个强大的繁荣的大唐,但是,具体的目标他也不十分清楚。

  他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一个办法,俗话说,一人计短,众人智长,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大唐?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是,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目标,因此他决定,将这个目标交给大家来讨论。

  他首先想到,是要让大臣们提出建议,后来才想到,这是事关整个大唐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最好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征文。

  他决定,在长安发起一个,标题为“我心目中的大唐”的征文活动,从官员到百姓,各行各业,人人都可以参与。

  所有的征文参与者,属于百姓的,由地方官府进行初审。官员由所属的各部进行初审。军人,按照军队的体系系统进行初审。

  然后汇聚到中书省进行复审,最后,选出10篇征文,交给政务院审核。

  为了调动长安军民参与征文活动的积极性,凡是能够进入复审的征文,都给予奖励,最后选出前三甲,给于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