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2章:签订合同(1 / 2)

第232章:签订合同

最快更新奋斗在九十年代最新章节!

在债务、技术、人才都分割清楚之后,在王勇一方的要求下,双方又去了芯片制造工厂。

芯片制造工厂投资巨大,在九十年代,只有国家有这个资金实力。

一座芯片制造工厂一般需要两万平米以上的厂房,这种厂房造价高昂,标准苛刻,必须防电磁辐射,防震荡,防噪音,恒温恒湿,超洁净空气净化等等。

一栋厂房当然没有这么大,华晶微电子是四栋5000多平米的大厂房。

一行人换上了防静电专业防护服,佩戴口罩,穿着防静电靴子,经过一番严格的空气除尘措施之后,才进入了厂房。

王勇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现代化的芯片制造工厂,当入目所见是满眼的黄色时,他当时就愣住了。

芯片工厂是用黄光灯,而不是日光灯,这是因为涂抹了光刻胶的硅晶圆只能在黄光下暴露。

整栋厂房里,各种大型设备摆得满满当当,头顶还有密密麻麻的轨道,各种管道铺得像蜘蛛网一样密集,见到这种复杂的场面,王勇不由为乍舌。

这是一间芯片制造车间,厂房内的设备都体形巨大,最重要的是几台不同用途的光刻机,价值昂贵。

芯片制造环节要进行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等步骤

这就需要光刻机、刻蚀机、减薄机、划片机、装片机、引线键合机、倒装机等制造设备。

这就是为什么一套芯片制造生产线为什么动辄要几十亿美元的原因。

芯片制造设备会随着制程工艺的提升而变得越加复杂,价格也水涨船高,到了21世纪,一套十六纳米工艺的芯片制造生产线更是达到惊人的上千亿美元。

也是海豚科技的远气,这套六英寸晶圆生产线是霉国贝尔公司一套淘汰的二手装备,当时908工程组只花了几千万美金。

不然就是欧美不制裁,以海豚科技如今的身家还真就买不起一套崭新的芯片制造生产线。

一切都是天注定,让海豚科技在九十年代就开始涉足芯片制造领域,这就让海豚科技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发,以追赶欧美的领先地位。

这套六英寸晶圆生产线比国外最先进的生产线整整相差四代。

要是别的公司是永远也赶不上的目标,可刘美娟不同于普通人,她是穿越者,她以前实习的时候,曾在国内的芯片工厂实习过。

虽然她不可能掌握全部技术,但是她知道一些关键的技术要领,哪些技术是突破工艺制程的关键,她心里都一门清。

这就可以使海豚科技研发团队少走许多弯路,无疑就会快上许多,现实的规率是十八个月提升一代,那海豚科技就能提升几代。

有了刘美娟的海豚科技,完全有机会赶上并超过欧美的技术水平。

华晶微电子购买的这套生产线,是从晶圆制造,到芯片设计,到掩膜制作,到芯片制造,再到后期的封装测试全套生产线。

远不止这一栋厂房所能容下的,参观了芯片生产车间,王勇一行在蒋总等人的陪同下,又参观了晶圆制造车间。

这里面大型设备也不少,有单晶硅熔炼炉,线切割机,打磨抛光机,晶圆测试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