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6章:金银兄弟(2 / 2)


黎天明兜里有馒头,让他们干什么都行,叫爹也行——亲爹都管不饱他们,还不如黎天明呢。

当下两人从磨盘上一咕噜的爬起身来,也不跟家里打声招呼,直接就跟着黎天明走了。

没多久,金银兄弟就对这个瘦弱的小个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家伙兜里似乎总有吃不完的馒头,才吃完没几天,摇手一变,兜里又有馒头了,简直像是会变魔术一样神通广大,黎氏五虎的名声果然不是吹的。

黎天明其实也心疼粮食,这兄弟两个太能造了,跟饿死鬼投生一般,才半个多月,自己辛苦积攒大半年的粮票被这两家伙吃得没剩多少了。

但是他相信这个投资是很必要的,有这么两个饿虎一般的手下,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

供销社的胖经理,在半夜回家的路上被人莫名其妙地揍扁几次之后,终于“明白事理”了。对黎天明开始“另眼相看”,对他提出的“换粮票”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

做成第一笔“生意”之后,黎天明的路子越走越顺,越走越宽,越走越远,逐渐地,走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很快,一个供销社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但是,有另外一个供销社、另外一个胖经理加入到他的生意中。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有第三个

粮食换粮票,粮票换粮食左手进来右手出去,倒来倒去。

金银兄弟目睹了奇迹的发生,黎天明两只鸡爪般的手像是有魔力一般,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不偷不抢不骗,手上的粮票越来越多,兜里的馒头也多的吃不下了,他们开始能吃上肉了。

黎天明知道,捣腾粮票能填饱肚子,但是却不能发财。他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喂饱金银兄弟那么简单。

从金子、银子开始,黎天明慢慢地从各地召集了一批人马。

这些人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基本上也不用费口舌,掏出兜里的馒头,他们就像狗一样扑了上来,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跟狗一样忠诚。

当然,也有个别不听话的,想空口吃馒头,吃完拍屁股就走的。没关系,有金银二狗在,老子的馒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吃的!

当然,这么多条狗也不是白养着的,他们得出去干活。

怎么干活呢,就是用扁担挑着粮食,到一些偏僻的、闹饥荒的地方换粮食。

那个年头钱不值“钱”,什么东西都有配额,买东西都要靠票。黎天明换粮食,不要钱,也不要粮票。

拿什么换呢?拿家里上了年数的瓶瓶罐罐、发绿的铜钱、生锈的夜壶反正时间久的就能换,但是不能要太大件的,一是不好搬,二是太显眼。

黎叔会告诉他们,哪些东西值钱,哪些东西不值钱,哪些东西能要,哪些东西不能要。

哪些东西换了会“多奖馒头多吃肉”,哪些东西换了会挨金银兄弟的暴揍。

黎叔还吩咐大家要记笔记、打报告,每天去了哪里,换了什么东西,有哪些东西没有换,要把模样、地点记下来,回来要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他会拿一个小本本记下来。

至于记下来干什么用,他没说,别人也不许问。

而且他们还有业绩考核,谁换出去的粮食少,换回来的东西多、换回的东西老、换回的东西好,能分到的好处就越多。

黎天明大概是全国第一个施行pi考核的“老板”了,比现在这些企业家们早了几十年。在激励员工这方面,黎叔可谓是鼻祖。

黎叔办事很公正,大家都服气。

但是黎叔办事也邪门,有些地方简直教人摸不到头脑。

比如说招人这方面吧。他招的人都是亲自严格筛选的,这些人都有比较统一的特征。

第一,每个人都是性格凶悍,但是对黎叔要绝对听话。

第二,大部分人,都是那种脑子不怎么灵光的二愣子——起码不如我跟银子那么精明,金子对自己的智商还是挺自信的。

第三,都是至亲,要么是兄弟,要么是表亲,最大限度是叔侄,年纪不能太老,超过35就不要了。

这样的招聘要求,正反应了黎叔的老辣之处。

他不需要手下有多么聪明,看书 . 他只在意保持血统纯正,他要把这些人训练成对他言听计从、绝对忠诚的恶狗。

还有一个让金子感觉比较奇怪的地方是,每次做事情的时候,每一对儿兄弟、表亲都是分开的,跟其他的组合搭配。

为什么招的都是至亲,干活的时候又特意分开?

后来他才明白,这正是黎叔最阴险之处。(以金子的智商,在十几年后才悟到这是制衡之术,已经算是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不管是换粮食,还是盗墓,黎叔从来都不亲自参与,甚至很少出现在现场,这在盗墓这个行业是前所未有的。

即使这样,却没人敢跟他打马虎眼。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黎叔的眼睛。

整个组织就像一个精密运行的机器,黎叔掌控着每一个环节的运作。他虽然不在现场,却似乎有无数个耳目,对于每一个细节都知晓的一清二楚。

新来的后生,往往被黎叔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所折服,当着黎叔的面拍马屁,说什么诸葛亮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算八方什么的。

狗屁!不是老子在前面拼命,他坐个鸡扒中军帐。

金子觉得黎叔不出现场是有道理的,这个人身上有霉运,是天煞孤星,走到哪坏运气跟到哪。

上一次陕北荒山古庙老头子亲自出动,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西藏探秘,是老头子第二次亲自带队了,又遇上了厉害的角色,看起来也是非常棘手。

——对了,还有一次也是老头子亲自带队。

那时候他们还都很年轻。

那一次,他们哥俩差点命丧黄泉。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