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2 / 2)


“用这么多宣纸,肯定不是简单的东西,应该是图纸一类,对吧?”

工部尚书李彦龙开口,眼神之中也充满着期待之色。

“你们都想错了,依老夫看,这应该是北伐策,对不对?守仁。”

安国公也开口了。

众人对许清宵手中的宣纸,实在是充满着期待,十分好奇啊。

听着众人这般说道,许清宵苦笑一声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东西,准确点来说,是大魏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许清宵有些苦笑道。

当下,六部尚书和两位国公直接露出惊色了。

“大魏未来的发展?”

陈正儒第一时间想要观看,只是被顾言抢先一步了,但安国公眼疾手快,拦住了两人。

“两位尚书,这守仁今日拿过来,就是要呈现给陛下的,待会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现在争抢。”

“万一搞坏了,或者弄散了,回头上朝还需要重新整理,麻烦不麻烦啊。”

安国公开口,有些没好气。

两位尚书到不觉得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王新志开口。

“守仁,你当真是咱们大魏的珍宝啊,这几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议大魏发展之事。”

“你应该还不知道清楚吧。”

“附属国战乱,大魏国库增至三百万万两白银,其中战刀,战甲,战马,各种好处不计其数,姑且计算一番,千万万两白银都有了。”

“这回咱们大魏实实在在有银子了,可顾言这个吝啬鬼,死活不拿出银子出来,按理说大魏国库有了银子,应当改善国体吧?”

“让他发点银子当赏银,死活不肯,三百万万两白银,别说一万万两白银了,就算是一千万两白银,他死活不拿出来。”

“非要说大魏要发展,大魏要发展,可问他怎么个发展之法,又说不出来,守仁,你评评理,顾尚书是不是有问题?”

王新志开口,他有些气不过了。

自从战利品清算完毕后,整个大魏都很开心,文武百官也极其开心,大魏有钱了,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为总算是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却不曾想到,顾言依旧我行我素,不管谁找他拿银子,他死活就不拿出来。

以前没钱,大家可以理解,现在有钱,大家发现顾言这老王八蛋,是真的抠门。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说,他礼部总要给点银子吧?许清宵的册封大殿,各个侯爷再加上国公,以及大魏战胜后,你总要搞点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谈过,修缮一下皇宫不过分吧?现在国威都扬了,你要是再不修缮修缮皇宫,等过几年,人家再来大魏,发现就这?

这不丢人现眼吗?

王新志话一说出来,众官纷纷点头,哪怕是陈正儒也不由点了点头。

这话没毛病啊,顾言抠到了极致。

愣是一毛不拔,没钱不给,有钱更不给,让这种人掌财,好是好,但就是气人啊。

可这话一说,顾言忍不住开口了。

“哼,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别看国库有这么多银子,真算起来的话,架得住几年折腾?”

“此番大战,军事抚恤金要不要给?犒赏三军是不是钱?大魏还需要发展,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你们折腾。”

“守仁,老夫可是把钱死死守着了,就是留给你安排的,老夫没什么别的本事,赚不到钱,但能给你留得住钱。”

顾言不在乎众人如何说他。

反正银子这玩意,他必须要留着,不是他穷怕了,是大魏穷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银子,那么更应该珍惜,要忆苦思甜。

看着众尚书吵起来了,许清宵连忙打个圆场。

“诸公,就莫要争吵了。”

“下官这些日子,其实也是在思考这事,等上朝后,我们在慢慢商议,如何?”

许清宵出面打圆场,百官倒也没说什么了,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许清宵的面子,他们必须要给。

这银子毕竟是许清宵赚来的。

“行,老夫给守仁一个面子。”

“守仁,要是别人说这话,老夫理都不理,你说这话,老夫认了。”

众人开口,也算是答应下来了。

就如此。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时间,文武百官早已经到齐了。

而就在此时,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宣百官入殿后。

许清宵跟随着百官入列了。

他依旧是站在户部尚书身旁,眼下仗打完了,监国少卿这个职位虽然没有被撤走,但许清宵也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

依旧是户部侍郎,至于侯位,还没有完成册封,大家喊一声侯爷,其实也是客气客气,等册封结束后,往后上朝就要走左边了。

往大殿走去时,顾言压着声音,拉了拉许清宵道。

“守仁,老夫跟你说。”

“这次国库,不是三百,准确点来说,是四百二,不过有一部分都是珍宝之物,需要慢慢变卖。”

“而且老夫让户部已经精算过了,按照附属国的国库收入,每年能给大魏带来六万万两白银,算上大魏本身一万万两收入,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大魏现在每年固定收入八万万两。”

“如若水车工程能带来好消息的话,大魏国库年收入,可达十万万两白银,这个户部尚书之位,老夫也打算告老还乡,让你来。”

顾言开口,只有跟许清宵他才会说真话,当然这些数目,女帝也已经知道了。

四百二?

许清宵自己也不由咂了咂舌,打仗之前,大魏国库有一百万万两左右,而这个还是卖官得到的,打完之后,直接翻了四倍。

四百万万两啊。

这还真是有些夸张,至少够大魏随便挥霍二十年,当然其中不能投入一些大事上面,譬如说九年义务教育,真砸九年义务教育,四百万万两够是够,但经不起二十年挥霍。

不过听到顾言要退位,许清宵连忙开口道。

“顾尚书,您现在老当益壮,谈什么告老还乡,这位置您继续坐,我不坐,我宁可当个闲散侯爷,也不当户部尚书。”

许清宵开口,他倒不是矫情,当户部尚书,岂不是每天要来早朝?

当个闲散侯爷不更好?

听到这话,顾言微微一愣,但很快他点了点头道:“老夫明白了,你是嫌弃户部尚书不够,也对,以你的才能,当个户部尚书的确不太行。”

“行,下朝后,老夫去找其他几位尚书谈一谈,也跟陈尚书说一说,让他退位给你,他要是不愿意,我们几人就弹劾他。”

“你放心,守仁,一切交给老夫。”

顾言如此说道,误以为许清宵看不上户部尚书。

可这话一说,许清宵更愣了。

大魏丞相?

他更不想要这个位置啊。

只是刚想解释几句时,一道声音响起。

“百官入殿。”

随着这声音响起,众人都安静下来了,许清宵也只能无奈先进去再说,等出来再解释。

下一刻。

众人踏入殿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熟悉的开场白响起。

百官朝着龙椅上的女帝一拜。

而就在此时,龙椅之上,女帝的目光,不由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的确,女帝也没有想到,许清宵今日会上朝。

不过,女帝的目光瞬间收回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平静。

朝会开始。

如每日一般,百官开始讨论国家大事。

许清宵则酝酿着措词。

不知为何,今日的朝会,半个时辰就将国家大事说完了,比往日要快了一些。

或许是因为许清宵手中的东西。

百官都很期待,许清宵这一个月到底折腾出什么东西来了。

不过这半个时辰的朝会,大致的内容和意思,都是围绕这三件事情。

钱怎么花!

国家怎么发展!

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大致就是这三个意思了。

国家大事谈完了,大家安静下来了,不少目光也纷纷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也就在此时,许清宵到没有拖延什么,而是走出,朝着女帝一拜。

“陛下,臣,许清宵,献策。”

许清宵开口,将手中的文稿,呈现而出。

“哦?许爱卿,献何策?”

女帝有些好奇,同时给了赵婉儿一个目光,后者当下来到许清宵面前,将策论接过,交给女帝。

“回陛下,大魏统一中州之策。”

许清宵淡然开口。

只是此话一说,满朝文武愣了。

连女帝都愣了。

好家伙,知道许清宵不是等闲之辈,也知道许清宵折腾数月,肯定是个好东西。

可张口就是统一中州之策?

要不要这么彪悍啊?

但更让众人莫名震撼的是,当许清宵说出这话后,没有人质疑,也没有人有一丝嗤笑,取而代之的是好奇,是莫名的激动。

这一刻。

女帝接过策论,只是一眼,女帝美目当中便闪烁震撼,而后大殿安静无声。

女帝阅读速度极快,但每一个字,她都认认真真看完。

足足将整篇策论看完后,女帝的声音响起了。

“好。”

“此策,当为国策。”

女帝的声音,响彻大殿。

这更让众人好奇了。

这位女帝,可从来没有这样过,到底是什么策论,让大魏女帝这般看重?

他们愈发好奇,要不是对方身份崇高,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抢过来一阅啊。

感受到百官的好奇,女帝也不废话,她将这份策论丢了出去,刹那间策论漂浮在空中。

以供百官观看。

【大魏王朝强盛策】

一、大力发展兵部力量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三、大力促进商人贸易

四、大力提升国家民意

五、大力选拔优秀人才

这是第一页的内容,而后的内容,极其细致,看的百官如痴如醉,甚至到后面,百官眼神当中充满着激动和兴奋啊。

是的。

这就是许清宵这个月所写的策论方针。

重点发展兵部力量,而这个发展兵部力量,抛开基础的征兵,练兵,重点在‘器’上面。

这场大战,许清宵意识到,战争机器必须要早点拿出来了,大魏将士虽然勇猛,可面对守城之战,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

如果不是用计,这一仗,绝对不止是牺牲二十多万人,可能是上百万人。

并且,这是打附属国,不是北伐,也不是与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打啊。

光靠数量有什么用?战争机器的作用性,远远胜过数量。

一门火炮,远胜三千死士。

所以兵部力量,许清宵重点划在了器上,所以工部尚书极其激动。

农业生产,许清宵重点划落在‘种子’上面,大魏需要新的种子了,而这些种子,就是需要大魏竭尽全力去寻找,翻洋过海都要找来,当然国家内部的基础生产也不能停滞,朝廷拨款,买种子买牛,免费给大魏百姓使用,并且还需要招揽各种人才,进行研究和培养。

商人贸易这一块也极其重要,未来的战争,绝对不是剑锋,而是经济之战,用经济封锁对方的命脉,打不打仗是一回事,经济贸易这一块,可是好处无限,面对强大的国家,想要不战而胜,经济战效果最好。

至于提升民意,这一点就需要大魏六部共同努力,许清宵的意思很简单,增加人手,刑部和吏部最为关键,刑部用来稳定国家治安问题,让百姓能够安心耕田生活。

打击一切不法分子,宵小之辈,严惩不贷,连根拔起,还大魏一个朗朗乾坤,而吏部则是以民为本,解决百姓各种根本之需求,百姓无小事,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帮百姓做好来。

至于最后的大力选拔优秀人才。

这个选拔人才,不是科举选拔,而是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才,只要有才华,不管是什么都行。

譬如说农业上的人才,工器上的人才,情报上的人才,经济上的人才,这些需要从民间选拔出来。

给予俸禄,给予官职。

打破一成不变的固化阶级。

这样一来,大魏才能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强盛,不然只有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人才,又有什么用?

长篇大论的国策。

看的文武百官震撼不已。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

大家看了半个时辰,这才看完了所有的内容。

大殿安静。

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许清宵这篇国策,这简直是抬着大魏走向强盛啊。

只要按照许清宵这个计划走,不要犯傻,不要作死,大魏想不强盛都难啊。

百官们震惊。

实实在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最终,女帝开口了。

“众爱卿!”

“朕,欲将此策,定为大魏之国策。”

“诸位有何意见?”

女帝开口。

面对这五个方向发展,女帝哪里还有什么挑剔的啊。

这个月来,文武百官都在争吵,而争吵的内容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一点。

都希望参与进来,六部也好,武官也好,大家都想要参与到发展行列之中。

谁都不希望落后。

但银子就这么多,而且人力也只有这么多,哪里能做到雨露均沾?

可没想到的是。

许清宵做到了。

他这篇国策,涉及六部!

强国之策,需上下一心,而且计划极其详细清晰。

身为大魏女帝。

她又怎么看不出来?

所以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想要将此策,定为大魏国策。

未来大魏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篇国策去做。

这一刻。

随着女帝开口询问。

百官们也逐渐回过神来了。

“臣等!”

“无异议。”

百官开口,他们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许清宵这篇策论,没有一丝问题。

谁要是敢异议,谁就可以回家了。

当下。

女帝看向许清宵道。

“许爱卿!”

“此策,还需细节补充,劳烦许爱卿了。”

“监国少卿之职,你继续担任。”

“还有,科举在即,由你为本次大魏科举主考官。”

“为大魏选拔人才。”

女帝继续开口。

又将一件事情,交给许清宵了。

武昌年间,第一届科举。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不由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