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六十三章 拍卖开始(2 / 2)

“人家是专业的拍卖师,这种大场面,怎么可能出错?历史上可是真有李鸿藻这个人的,是清朝的一个大官。”

一些有所了解的人则摇头说道。

“那他和李鸿章是什么关系?难道是亲兄弟?”

“两人没丝毫的血缘关系,只是巧合而已。硬要说有关系,就是他们同朝为官,都是进士出身,都是官二代吧!

更有趣的是,他们一个是洋务派的领袖,主张效仿西方,同时也是主和派;一个是清流派,主张维护儒家传统,是主战派。两人在政见上针锋相对、水火不容,是相互敌对的政敌。”

“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底价就一百万,太贵了吧?”

“这个价格一点也不贵,相反还很便宜,事实上,锦和拍卖会就是可能考虑到名气问题,才标了低价。要是遇到识货的人,卖个好价钱不是问题。

不说这方鸡血石是难得的上品,李鸿藻本人,可是三代帝师,清朝里死后获得‘文正’谥号的八人之一,这可是李鸿章都没得到的谥号。”

只要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文正”两个字的地位,可以说,这两个字,就是历朝历代文官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文官谥号以“文正”为最高,这起源于宋朝司马光。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以文贞为最高。到宋仁宗赵祯的时候,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

司马光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

谥号通常由文官制定,所以武将的谥号通常不如文官出众,有着特殊贡献的通常给于忠字头的通谥。

通谥号以忠武为最高,这起源于诸葛亮的谥号忠武侯。

由于诸葛亮可以算是中国古代臣子的最高理想,所以他的谥号在后世就成了对臣子的最高评价。

郭子仪,对唐朝有再造之功,封了异姓王,却能一世荣华长寿善终,所以谥忠武。

岳飞原本含冤受死,赵构之后平反,原本谥号武穆,已经是武将中第三好的了,但隔代之后平反,改谥忠武,这就算封了神了。

不过,民间还是习惯于叫他岳武穆。

而根据史书,蜀汉政权给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

“壮”是说关羽勇武雄壮、勇冠三军,然而“缪”的意思是,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意思。

后来关羽被各代不断推崇,“壮缪”这个谥号就有些难看了,到了清代乾隆为了统治需要,才改关羽谥号为忠义。

赵云呢?谥顺平侯。这个谥号说赵云平和近人、做事平稳,也就是个老好人而已。“平”字的意思,“惠无内德为平”。

这条就比较厉害了,简直是明确表示赵云没追谥的资格。

估计给赵云追谥是出于后主个人对他的感念,姜维等人不以为然,但是又拗不过领导,只好皮里阳秋,玩点糊弄人的小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