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五帝钱


“能卖到上千块啊?那也不便宜了!”

“你没听说吗?是要保存完好品相好的才值钱,这些东西放在家里,挂在门上或者墙上都没管过,能好才怪了。”

“那还是算了吧!我不卖了,还是自己留着。”

那个妇女想了想说道,几百块钱,也就闻几顿肉香,还不如自己留着,风水这种东西很难说的,还是不动为妙,说不定她家就靠此出个人才,鱼跃龙门、荣华富贵。

有些东西,不管信不信,都当存敬畏之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钱币一直具有风水的功能,古代民间一直有用古钱币驱邪的习俗。

在风水学中,将五帝钱认为是一种可以汇聚八方财气和带来好运的一种吉祥物件,尤其是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帝王,汇聚了天地之间的灵气,被民间广泛所认可。

除了赵天明之前说的小五帝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连续帝王发行的通宝,这五种通宝都是黄铜做的。

此外还有一种青铜做的大五帝钱,即秦朝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

它们所对应的的五位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全是华夏历史上看成雄才伟略、创立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废黜了各诸侯国流通的各种钱币,将战国时期秦国流通的外圆内方的半两钱,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形态,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定制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应归功于秦始皇统一全国政权以及统一全国的货币制度。

直到汉武帝铸五铢钱后,半两钱才正式废除,但圆形方孔的铜币式样一直流传下来,直至清末,俗称“孔方兄”。

汉武帝从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开始,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并于于元鼎二年改为中央政府统一铸钱。

五铢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先后有十多个王朝政权、二十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

从元狩五铢直至唐朝隋五铢废除,五铢钱历经了沧桑720年,才退出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开元通宝,钱币自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通宝才作为标准模板和货币单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近三百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开元”,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意指通行宝货。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宋元通宝为宋开国钱,是宋代的第一种铸钱,铸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钱文顺读,是国号加宝文的国号钱。

宋元通宝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铸工精整,深厚淳朴。

平常看古装电视所说的一贯钱,就是宋朝才开始出现的叫法,所有历史背景在宋朝之前出现这种叫法的电视剧,都是不严谨的。

一贯钱就是一千枚铜钱,相当于一两银子,现在一些历史学家,就是通过这样的换算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推算出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的。

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十分混乱。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推行多方面的重大改革举措,在永乐六年开铸永乐通宝钱。

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郑和下西洋便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

邻国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如今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铸。

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都不见一枚,但在南海沉船中,却有大量发现,可见当初通航四海,付出了怎样沉重的代价!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实行富民强国政策,开创了“永乐盛世”的局面,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并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

除了官方的出使,民间海上贸易也同样络绎不绝,把世界连成一片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空前繁华。

但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美丽名字背后,是数不清的血与痛,世间的繁华,从来不是唾手可得!

而因为海外贸易的关系,国外很多国家地区,也有大宗发现永乐通宝。

五位大帝都是堪称千古一帝的存在,都把他们的朝代推向巅峰,即使同一时空横向对比,也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铸造的钱币,作为其化身之一,同样见证了几个朝代雄霸苍穹的英姿威武,自然受到许多人追捧。

加上民间风俗使然,认为铜钱历经万人手之实,汇集百家之阳气,可抵御邪祟鬼魂。

将方孔通宝钱以红线相串,收藏起来放在办公室里或者摆放在家里,现在还挂在车中,为的就是希望五帝钱可以给自己招来财运和好运。

其中五帝钱因为其有更好的意头,也受到更多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