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处?(感谢泛蓝ph万赏)(2 / 2)

吴敏见得众人都不接话,心中大急,左右看得几眼,出来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堪当此任。”

李邦彦何须人也?历史之中曾拜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金兵南下之时,力主割地求和之人。王禀坚守的太原城,便是被此人的建议割让出去的。却是王禀收到了投降的圣旨,依旧坚守城池,即便被大宋抛弃了,也坚守至死。

当时主张抗敌的李纲、种师道,皆被排挤,也有李邦彦的功劳。

金兵围困汴梁之时,城头之上有士卒忍无可忍,发了一炮。却是被李邦彦下令斩首。

为何吴敏要推荐李邦彦,显然二人同为中书舍人,也有私交。吴敏无人可选,却是把眼睛看到了这个同僚身上。至于朝廷许多大员,刚刚升迁的吴敏,显然还不敢乱说乱点。

李邦彦闻言身形一震,面色忽然一白,连忙出得人群,正要开口推脱。

却是赵桓已然先开了口道:“此事便这么定了,着李邦彦出使贼军,便看看反贼郑智有何条件。”

圣口已开,已然由不得李邦彦多说,只得大礼而退。

吴敏此事才长出一口大气,刚刚升任中书侍郎,便是这件事若是都办不好,何以取信新君。中书侍郎这个官职,其实就是中书省的管事主官,上面虽然还有仆射,却是如今多是尚书仆射兼任,亦或者直接空闲。

待得吴敏刚出一口大气之时,赵桓已然又开了口:“王黼身在何处?”

便是王黼这个名字一出,耿南仲面色一变。吴敏也马上会意到了,却是吴敏反应更快,忙开口道:“启奏陛下,王黼之辈,实乃国贼尔,于相位之时,民怨沸腾,贪墨无数,更有江南匪患之责,还请陛下诛杀此人,若是此人伏诛,百姓必然拍手称赞,感念陛下圣明。”

赵桓显然是记仇的,吴敏的反应更是深合赵桓之心。只听赵桓开口道:“传下圣旨,贬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全家。”

赵桓倒是继承了先辈的光荣传统,并不下旨诛杀士大夫,只是贬谪抄家。却是这王黼显然也活不下去。不过就是按在路边一刀砍了的结局。

“遵旨!”吴敏开口说道。

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人在此时出来为王黼说话。即便吴敏所言,王黼的罪责之类,大多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却是也没有一人替他鸣冤叫屈。新皇登基,在场文武大多与之并不相熟,哪里敢随意得罪。

却是众人此时皆知,这位极少露面的纯善仁德之人,似乎并不是那么纯善仁德。

朝议之后,四处开始备战御敌。京城防御使蔡京也开始忙碌起来,童贯自然不可能真的在城头之上守城,蔡京倒也还记得恩情,把六十多岁的童贯偷偷送回了府中修养。

种师道却是被蔡京寻了回来,上得城头开始布防。东京满城,举起了一万多好兵将,还多是头前来不及聚集遗留下来的。宫城中的护卫也抽调出了几百,这些宫城护卫倒是个个长得五大三粗,其中多是将军之后,好手也并不少。

余下的工作便是发动东京民众协助守城,其中官员的护卫与下人小厮,便聚集了一万七八千人。城中的泼皮也有不少,拿了几百个铜钱,领了兵器便往城头而上。

如此几番,总算把这城墙勉强站了一圈。

李邦彦硬着头皮拖拖拉拉终于出了城,往北而去。

东京往北二百里,郑智近四万的大军终于开始南下,粮草物资齐备,甲胄也都清洗干净,旌旗都多制作了不少。

京中之事,不得多久也就传了过来,骑在马上的郑智听得这个消息,满脸是笑,虽然没有预料到,却是也没有出乎预料,赵佶终究还是那个赵佶。

这件事情对于郑智来说,显然是有利的,年轻的赵桓,相对来说,似乎更好拿捏。其中也有赵桓与赵佶争权夺利的问题。

若是赵桓能自己解决这件事情,赵佶回京之时,哪里还有半点权柄可言。赵桓此时还没有想太多,之后必然会想到这个问题之上。

一个太上皇,一个新皇帝。两人最后到底谁说了算,便是看谁能把郑智这个反贼之事平息下来。

郑智对于历史知晓一二,知道已经登基的赵桓不可能还政于赵佶,那么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关键点。变成关键点的郑智,必然更多了一些拿捏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