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0章 真的猛士(2 / 2)

两方人马杀来,王宁安倒是没有太多的在乎。

他只是告诉自己的学生,“真理越辩越明……无论什么论战,六艺都不在话下。但是——不能沉醉在口水当中,六艺奉行知行合一,不但要有主张,更要有办法,要能做事情!”

给六艺学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规划把学堂搬进京城。

数千学生,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过大家参与过平县建设和救灾,几十万人的大阵仗都见过了,区区几千人,算不得什么。

大家分工明确,原来王宁安准备在金明池边上建仓储区,工程已经做了一半,眼下转为学堂,难度不算大。

原来成片的仓库隔开,就是学生宿舍。

又找来一大批工匠,建造教室,把各个学院分配好……京城毕竟寸土寸金,不能把所有人都放在城中。

经过商议,只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留在京城内部,其余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还有预科,速成科,都放在了城外,赵祯给的皇庄正好邻近静塞军的营地。

可以像在沧州那样,就近借用战马,练习骑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忙碌,居然把学堂的规制给弄了出来。

从沧州来的第一批学子也进京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前面的一驾马车,上面居然放着一块青石,有清晰的一行大字“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天可怜见,当年王宁安弄出来的校训,居然被学子们奉为圭臬,六艺学堂可以改变地方,但是校训不能丢,宗旨不能变!

许多看到校训的百姓都大为赞许,伸出了大拇指,包括赵祯在内,不但没觉得不妥,相反还十分高兴。

“王卿,你几年之前,就有如此胸怀,朕心甚慰!”

虽然剽窃惯了,面对这句话,王宁安还是老脸微红。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当不得夸奖。”

站在旁边的范仲淹突然发现这是机会,笑道:“陛下,老臣以为,能尽职尽责,就是最大的忠诚!如果能几十年矢志不渝,父死子继,兄弟并肩,为了大宋的命令死战不休,那才是真正的忠勇猛士!”

赵祯一愣,“范相公,你说的是什么人?朕怎么没有听过?”

范仲淹转到赵祯面前,深深一躬,“启奏陛下,老臣所言,正是渤海遗民,大氏一族,他们已经为大宋奋战了一个甲子还多!如今族人尽数凋零,只有区区几百人,数月之前,逃入了大宋境内,辽国对他们恨之入骨,还派遣使者,要求我大宋归还逃人,就是针对他们。”

“渤海国?”

赵祯惊讶不已,前些日子王宁安就曾经力主恢复渤海国,结果被政事堂给联合否决了,如今旧事重提,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爱卿,那个渤海国,对大宋那么忠诚吗?”

“启奏陛下,渤海遗民恨契丹入骨,当年太宗皇帝北伐辽国,曾送圣旨一封,渤海遗民得之,如天降甘露,当即起兵,响应大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渤海遗民依旧尊奉太宗旨意,奋战不惜!五十万百姓,如今只有几百人,大氏族长大熊挟太宗圣旨进入大宋,向我大宋赔罪!”

赵祯傻愣愣的,“赔罪,赔什么罪?”

王宁安哽咽着说道:“陛下,大氏一族未能战败辽寇,无法尊奉太宗圣意,罪莫大焉!奈何他们已经战至不足千人,青壮之士不到二百。再也打不下去了,他们交还圣旨,请求大宋恕罪!”

说到这里,王宁安泣不成声。

赵祯更是惊骇不已,大氏有什么罪,他们当真战了几十年,当真被杀到只剩下几百人?

诚如是,该羞愧的是大宋!该惭愧的朝廷诸公!

太宗北伐失败,到了真宗朝,签下澶渊之盟,大宋居然给辽国送岁币,成为兄弟之邦!

羞愧啊!

赵祯眼圈泛红,颤抖着道:“大氏族人,可有在京城的,朕要立刻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