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05东线装备(2 / 2)


近期开发出来的单兵火箭筒,配发给前线的数量同样不多,就和秘密武器一样让人难见真容。

mG42改进型机枪虽然生产工艺大大简化,可是因为生产时间太短,同样在前线没有大量推广。

好不容易配发下去的迷彩服,也迅速淹没在了百万大军之中。全军上下还没配发一半士兵,就因为冬季到来改为分发白色罩衫。

h型武装带,还有战术背心得到了士兵的广泛好评,可这些东西生产同样需要时间——倒霉的是,德国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

要把前线部队武装起来,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给这些步兵发一支步枪,塞几十发子弹,就足够了。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日本在二战后期搞出来的所谓一亿玉碎之类的鬼扯口号,就是这类最低限度的武装。

可这样武装起来的部队,战斗力是非常低劣的。此类部队在战场上的作用,往往也就是用鲜血牺牲来凑个数量罢了。

想要让部队具有战斗力,那就有本质的不同了,如果要求质量的话,那物资需求就更多了。

一个补兵班少说也要有一挺轻机枪吧?一个步兵排要准备枪榴弹或者火箭筒吧?步兵连要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吧?

到了营部,要有电台吧?配不配汽车和驮马?配不配大口径的迫击炮做支援用火力?

再往上一些,团级要不要步兵炮,要不要反坦克炮?师级是不是要有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这只是一个步兵师的常规配置,还没算上补给辎重部队的汽车和马匹,还没算上必要的日常工具,比如打字机望远镜等零碎。

如果是装甲部队,那累积上维修车等装备,就更是需要无穷无尽的装备支撑了。

按照这种正常规格扩建部队,时间多久都未必够用。所以扩军之后的部队,才有所谓的甲类乙类部队的区别。

越急着扩充的部队,越是拼凑起来的缩水部队,战斗力也就越是不可靠,指挥官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越是要小心。

并不是说这样的部队就一定战斗力非常低下,但是在作战效能上,指挥官往往就不能把它当做依靠来使用。

因为这样的部队,有可能顽强的挡住敌军十倍兵力的冲击,也有可能在一分钟内崩溃,葬送掉整条防线。

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让指挥官只能降格使用这些部队——把师当成团来用,把团当成营来用……

现在的东线,德军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太多的部队等着装备,太多的部队等待着别人淘汰下来的装备。

勃劳希契还有他的将军们,这个时候正在元首的最高统帅部的督促下,艰难的推行着军队改革。

此次改革是伴随着扩军和训练同时完成的,改革的内容就是简化部队后勤,规范部队编制和武器装备。

按照元首的要求,一线部队必须装备统一的武器装备,实现规范化补给和规范化列装。

最高统帅部拟定了四种部队的具体样式,包括装甲师、掷弹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步兵师。

其中,装甲师就是名副其实的装甲部队核心,是装备坦克并且以坦克作战为主的部队。

掷弹兵师也就是装甲步兵师,是装备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伴随坦克部队作战的部队。

机械化步兵师,是掷弹兵师的补充,装备坦克歼击车和卡车等,跟随装甲部队和掷弹兵部队作战,强调的是机动性。

传统步兵师就是第四类部队,这类部队装备马匹自行车就没人过问了,反正就是有什么用什么……

针对以上这四类部队,陆军拟定了严格的装备标准,并且提高了武器装备比率。

按照这项改革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之内,德国国防军,将补全下辖的所有装甲部队的坦克,让这些装甲师成为真正的满编师。

在补全现有部队之后,再着手扩充部队规模,并且调配老兵,平均各支部队的战斗经验和指挥官战斗素养。

李乐和他的将军们计划,在1941年对苏联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的时候,装甲部队和掷弹兵部队要统一使用德国制式装备,采用统一的补给流程。

而机械化步兵师则必须在那个时候,尽可能的做到满编。至于装备标准,不做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