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百九十八章 蓄势待发!(2 / 2)

欧洲那边价格高不说,交货期要排到1982年年底了,而日.本最迟明年2月便保证交货,3月保证完全调试完毕,可以进入试生产运营。

并不是日.本的订单不多,而是他们为了抢订单,会加班加点的工作,从而早日能把产品交给客户。

未来的华国工厂,也同样是这么来击败对手的。

日.本之所以被华国给赶超了过去,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人工成本大大超过华国人的,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他们也主动的放弃掉了。

能和华国人比较劳动成本的,只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但问题是华国通过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通过大量的9年制教育,积累了大量有知识基础的工人,他们能非常自如的对付许多的工作。

可是东南亚的工人,基本上连识字都不会,你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工作?

连机器都不认识,连各种工序都记不住,工钱便宜又怎么样?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华国的工人吃苦耐劳堪比日.本人,纪律性也非常的好,而那些东南亚的工人,纪律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一般赚够了饭钱和酒钱,他们能第二天就不来工厂上班了,等到钱花光了再来找工作。

实际上在上班的时候,他们也根本不认真,敷衍了事,不知道出了多少的差错,害得工厂损失了多少。

以上的连点,就是为什么在华国的工资不断上涨的时候,大部分的外国加工工厂,都还留在华国的最重要原因。

话题说远了。

现在的华国还远远没有通过大量的外国工厂进驻,让他们赚到大钱,让产品能行销世界,从而打响自己的名号。

就1981年来说,除了日.本的不少会社,因为赎罪和华日关系的缘故来到华国之外,欧美的公司来得很少很少,不少人还在妖魔化华国。

因此,殷俊在临安的这么大规模的电子工厂,在所有的外资(港资)企业里面,绝对是独一份儿的。

也就是这个缘故,萧老和云老他们,才会这么的关照殷俊,才会在提及资金外汇外流的时候,那么的小心翼翼,还是商量的语气。

10000个工人,在麒麟收录机上面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其中的2500人左右,都是为着接下来的这个“麒麟磁带工厂”准备的。

目前的50条磁带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一天可以灌制30万盘音乐磁带,一个月下来就是900万盒。

考虑到华国现在的磁带市场的容量,一张唱片平均40万盘磁带,其实也已经是足够了,毕竟价格也不怎么便宜,能消费得起的人不多。

磁带和收录机是两回事情。

收录机买了之后,能用好多年,所以几百块钱都能咬牙买了。

可磁带谁都知道是消耗品,如果你无节制的购买,那么一个月来个几十块、一个月来个几十块,那可真是了不得。

所以反而他们会在磁带方面节约。

根据霍健宁探听回来的消息,他们通常都是买了磁带之后互相交换着听,或者是买空白磁带来录,价格会便宜不少。

殷俊20张唱片各40万盘磁带,共800万盘音乐磁带,900万产量剩下的100万盘,就是拿来做空白磁带卖的。

霍健宁很重视市场调研。

他吩咐人一共去买了五六家唱片公司的音乐磁带来听,发现这些音乐磁带大部分都是国产货,在播放效果上,比起香江宝岛的要差很多。——香江宝岛的磁带可不差,都是从日.本工厂做出来,然后运到这些地方贩卖的!

听香江和宝岛的音乐磁带,至少能提高三分之一的效果。

即便是拿香江宝岛的空白磁带来录制,效果也比国产的空白磁带好上不少。

国产音乐磁带的优势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

他们一盘磁带基本上卖3块,制作得更精细一点的卖5块一盘,而香江和宝岛这个价码要提高两三倍,基本上要15-20块一盘。

当然了,香江宝岛和内地的消费水准不一样,消费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反而是内地的5块一盘磁带卖得贵一些。

直接从香江和宝岛灌制音乐磁带来卖,肯定是会亏本的。

但是把工厂安在内地,用的工人都是内地的,而唱片本身的成本也很低,那么殷俊赚钱也并不是不可能嘛。

只要能花上几年的时间,把他们对香江和宝岛的歌手偶像们的熟悉感和喜欢给培养出来,以后殷俊的华语娱乐计划,就能早点把内地也纳入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