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95,患得患失(第二更)(1 / 2)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订阅惨淡!最新发布的章节只有三百多个朋友支持,恳请看dao版的书友高抬贵手,来首发网站订阅支持一下老瞎吧。一个月的订阅,也就一碗小面钱。您的一碗小面,却是瞎子一家人的稀饭。

赏口饭吃吧,拜托了!

——————————————————————————————

中午,王勃再次邀请三人去米粉店吃米粉,他也就做做样子,不想刘伟立刻叫好。李杨今天立了功,王勃不说,她也要敲王勃一顿饭来吃。廖小清听了,却有些犹豫不决,李杨见了,便开始拉她的手,将她向学校大门的方向拖。廖小清无奈,只有点头。

刘伟攀着王勃的肩膀,走在前面。

“杀手,你是不是跟廖小清在耍朋友?”刘伟将嘴凑在王勃的耳边,问,王勃还没有回答,他就抢先说道,“真有你的!下手蛮快的!不过你也是有眼光!廖小清在咱们年级至少能排进前十!你小子有福了!”说完,刘伟便露出一脸色眯眯的面相出来。

不说他没和廖小清耍朋友,即使在耍,他也会极力否认。从韩琳和周书那里王勃知道刘伟这人不可信,他要是承认,不消两天,恐怕班上所有人都知道他和廖小清在耍朋友了。

而且这家伙的脑壳实在是有点不太好使,恭维人都不会恭维。廖小清明明就是大多数年级男生公认的在七班仅次于孙丽的美女!孙丽在年级上数一数二,廖小清的相貌和身材至少也能在整个年级排前五,在王勃看来,年级上除了梁娅,孙丽和钟嘉慧稳胜廖小清一筹外,廖小清跟其他班的任何美女都有得一拼。

明明有前四,前五的实力却被你说成前十,你是在夸人还是贬人?

王勃觉得自己似乎不仅仅应该和刘伟调位,而是应该想个办法让这家伙有好远滚好远,远离他的这个小团体。

“没有的事!”王勃否认说。

“还不承认?”

“没有的事我承认啥?”王勃有点恼火。

“有就承认嘛。这又不是啥子好丢人的事——”刘伟还在一个劲的挖王勃的隐私,试图让他点头。王勃一抖肩膀,将刘伟攀在自己肩膀的胳膊抖落掉,脸上难得的严肃起来:

“伟哥。我再说一遍:我和廖小清只是同学关系,最多加上一个朋友关系。你爱信就信,不信拉倒。但是我不想以后在班上听到任何人拿我和廖小清说事。其他人怎么说我不管,也管不着,但我不希望这个谣言由你这个老同学嘴里说出来。ok?”

刘伟表情一滞,没想到王勃突然变得这么严肃。刘伟有些尴尬,心头恼怒,本想由着性子再说两句,被王勃平静的面容下那异常坚定的目光一盯,仿佛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似的,心下顿时便有些恐惧,毫不怀疑如果他再坚持说下去,眼前的这个人很可能和自己毛起!

刘伟没任何理由,只是有这种直觉!

“开个玩笑嘛。你还当真了?”刘伟讪讪的说了句,拿起手,想再去攀王勃的肩膀,却马上想起了刚才的这只手是怎么掉下来的,于是僵立在半空,如同高举的服装店的塑料模特。

“哈哈,我也是开个玩笑。”王勃“哈哈”一笑,主动攀起刘伟的肩膀,心里面却想到底该想个什么办法把这坨越来越让自己觉得臭不可闻的狗屎给弄走。

到了米粉店,王勃像上次那样让三人寻找座位。他自己去后厨给几人弄米粉。廖小清却执意要自己排队买单,不肯接受王勃的招待。李杨虽然想敲王勃一顿,但是见廖小清坚持,她也不好占王勃的便宜。也跟着廖小清排队。

刘伟原本以为今天中午又可以吃顿白食的,奈何廖小清和李杨的动作却让他的想法落了空,也只有不情不愿的跟在李杨的后面,老实排队买单。

“行吧。你们自己去点餐,我去占位子。廖小清,帮我点三两排骨面。钱我待会儿给你。”廖小清不肯接受他的请吃。王勃也没办法,但心头,对于自己的这个新同桌却不由高看了一眼。

“要得!”廖小清点了点头,朝王勃露齿一笑。这笑容,在一群叽叽喳喳,热闹喧天的人群中,一时显得灿烂无比,以至于整个大厅在那一瞬间都有些黯然失色。

下午,王勃无聊的时候没像上午那样走神或者用视线“骚扰”自己的新同桌,而是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对数理化三科的温故知新上。他打算用最短的时间,将高二高三的数理化知识通拉一遍,形成一个体系,好应付以后无穷无尽的考试,腾出时间,干点别的事。但至于干什么,现在倒是没想好。而且,在高中的课堂上能不被老师干涉的事好像并不太多。

不过,先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吧。之后的时间如何打发,以后在慢想。

数理化的课程基本上在高二就上完了,整个高三一年都是复习考试,考试复习,一轮又一轮的重复跟强化,直到把所有学生都变成合格的,强大的考试机器为止。所以其实王勃需要复习的东西也就高二的几本教材。而这些东西他以前本就学过,只不过多年不碰,暂时忘了。现在重新激活,加上两个月暑假,多多少少也让他重新找到了一些当年读书时候的状态,所以复习起来,倒也得心应手,进步神速。

重生后的王勃,理解力和记忆力跟以前没啥两样,大众化的水准;但经不住他有一个成年人的思想,在大局观,抓重点,看本质,整体性的思维上,却比年级上这些十六七岁的“同龄人”要成熟得多,也深刻得多。比如,在“炒陈饭”的过程中,他把关注的重心,更多的就放在了过程和推导上,而非最终的结论和公式。为什么要这样推导?为什么不那样推导?还有没有更好的推导方式?某个定理,某条公式,能干什么?到底有啥用?……等等,王勃都愿意花些时间去探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