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2 死于征途的宿命(1 / 2)

72 死于征途的宿命

朱棣对待蒙古部落的这种指哪打哪,横扫一切的军事讨伐有效地震慑了瓦剌和鞑靼,自永乐十二年(1414)征伐瓦剌得胜归来后,明帝国的边界终于安静了下来,瓦剌奄奄一息,鞑靼心有余悸。

“不打不服,打服为止”这句俗语用在此处十分合适。永乐大帝朱棣就这样用武力为自己的国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时永乐大典已经修成,边疆平安无事,周边四夷争相向明朝皇帝朝贡,大明帝国可谓风光无比。

永乐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他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闹,想干一票抢劫而已,估计明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这一套理论用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从不妥协的朱棣。

朱棣听说这个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说,虽已年届花甲(当时五十五岁),好勇斗狠的个性却从未减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接近了阿鲁台的老巢。

阿鲁台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么后着呢?

答案是没有。

阿鲁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能力抵抗。

这位当年曾立志于恢复蒙古帝国的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小蟊贼,只能抢抢劫,闹闹事,他没有退敌的办法,唯一的应对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朱棣准备班师回朝,由于当时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已经互相勾结,所以朱棣决定回去的路上顺便教训一下这个当年的下属。

他命令部队向西开进,并说道:“兀良哈知道我军前来,必然向西撤退,在那里等着他们就是了。”

部下们面面相觑,人家往哪边撤退,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是皇帝说话,自然要听,大军随即向西边转移,八月到达齐拉尔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军队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惊慌,朱棣却十分兴奋,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按照级别划定,他应该是厅级以上干部,估计还能干很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皇帝到了他这个年纪,还亲自拿刀砍人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敌之时,他横刀立马,以五十五岁之高龄再次带领骑兵亲自冲入敌阵,大破兀良哈(斩首数百级,余皆走散)。

此后他又率军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重操旧业,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是十分勉强地骑上了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帮他把对头收拾干净,将来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遗产,也给你留个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来的父爱,大抵都是如此。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人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他选择了班师。

朱棣也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人,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却也使人疲惫不堪。

还是回家吧,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学习了朱棣这种凡事做绝的作风,他注定要让这个喜爱战争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结束他的一生。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后人诋毁朱棣,无非就是弃地、缩边,北部防线整体南移,没有战略眼光,穷兵黩武!

有人笑话,天子守国门,本来北平就不是国门,朱棣一弃地,反而成国门了。

他们这个弃地,指的就是大宁和东胜。

关于弃守大宁。

最初的说法,是朱棣为了酬谢朵颜三卫在靖难中的帮助,割地给了兀良哈。但是朵颜三卫并没有参与靖难,他们入驻大宁周边,那都到了土木之变以后了,而且在俺答汗兴起之前,他们一直都很安分,并没有入寇行为。

最新的说法,是说靖难之役把河北、山东打成了无人区,朱棣不得不将大宁卫所南挪,充实北京周边人口,结果造成了明朝北部防线的南迁。

靖难是造成了明朝在北方人手短缺,只能暂时浓缩一把。

那请问,永乐之初弃守大宁,是明朝在北方没人。但二十年后,北方人口日渐恢复,晚年的朱棣为何还不恢复大宁?难不成朱棣的战略眼光就这么短视,看不透大宁拱卫边疆的重要性?

大宁啊,这个前哨卫所有多重要,他爹朱元璋可以看出来,后世人可以看出来,就偏偏身经百战的朱棣看不出来?你认为可能吗?说白了,就是后勤压力太大。

朱元璋初设大宁,除了散出银锭和征发民夫外,单是粮草就耗费了123万石。

这是个什么概念?朱棣北征,每次才耗费40万石左右。即使是耗费最巨的第一次北征,才用了95万石。换句话说,养一个大宁,所花费的粮食,相当于可以让朱棣北征两次了。

换你是朱棣,你是继续养着个孤悬塞外的大宁,还是主动出击干蒙古啊?

洪武年间,老朱是顷开平甘肃诸地养一大宁,才让大宁的粮食储备短暂的充足了一把。

到了永乐年间,大宁的战略意义其实大不如前。朱棣就觉得,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做出了南撤大宁的战略调整,把节省下来的人力和物力,用到了五次北征上。

“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朱棣把大宁和兴和、宁夏、甘肃等地相提并论,可以看出,朱棣并没有真的想要永久放弃大宁。

叶向高(明朝内阁辅臣)在《皇明四夷考》中说过,朱棣是想打算消灭鞑靼后,再恢复大宁,只是他本人猝然驾崩榆木川,于是“雄谟莫究,遗憾可知”。这属于蒙古未灭身先死,恢复大宁的后续就这么太监了。

的确,朱棣重视权宜之计忽视结构平衡,属于是一次“失误”,但是朱棣通过“广设羁縻卫所”和“主动出击”的方式,以战术上的主动弥补了战略上的被动,只是由于“后代君主缺少朱棣的雄才大略”,这才导致明朝中后期边疆出现了重大危机。

换句话说,这个锅,是后来明朝皇帝的,甩不到朱棣的头上!

跟着大宁一起回来的,还有兴和,也是同样的原因在永乐元年回迁。之后兴和就成了朱棣北征的中转站。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载:

洪武末,调大兴卫左所来守兴和,是为兴和所。至是,以兴和无援,置移镇城。所微不书,兴和必书者,弃地也。或问兴和之所以弃,曰余闻之土人云新兴伯谭某者,镇守兴和,尝出猎,守备王涣候之郊中酒,为伏虏所缚,因胁其从人乘昏呼门,守者不察,纳之,城遂陷。问其年不知,曰国初事也。今考成祖北征,每驻兴和,而所卒不复,岂以其孤绝难守,鉴涣事邪?然自是遂失兴和矣。

说阿鲁台在永乐二十年攻陷兴和所,打了朱棣的脸云云,那时候兴和连个人都没有,你阿鲁台唱戏给鬼神听是吧?

不过是永乐十九年,阿鲁台因不知名原因流窜到了兴和一带,引起了朱棣的警惕,这才有了后来的第三次北征,你还真当阿鲁台敢故意挑衅朱棣啊?

至于弃守东胜,是因为没人。这里的没人,是指没有敌人。

在明初,河套地区根本没有蒙古人驻牧,这一带就是无人区。

所以,东胜最早只是一个拱卫大同的中转站,在设立之初,它就与河套地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河套无人,你在一个无人区放一个卫所,除了让后世的网友看着地图上的涂色印记激动一把外,只会凭空给开中盐商增添麻烦。

东胜卫士兵的日常,就是种种地,管理民户,偶尔吹牛打屁,没了...

没仗打啊……

恰好,此时河北又缺人,朱棣就干脆把东胜挪到河北了。

就可以把河套划出明朝版图外了?

明朝没在这里驻军,那鞑子们难不成就在这里驻军了?

一个三无地带,颜色能涂到蒙古那边的?

难不成阿鲁台的牙账就驻扎在长城脚下了不成?

蒙古人真正大批进入河套,是在土木堡之变后。

在成弘之际,他们和明军玩起了“搜套游戏”,河套一直在两家之间反复易手。

直到嘉靖年间,俺答汗崛起,入住河套,不走了,这时明朝才算是“失了套”。

可问题是,这时候距离朱棣死球都一百来年了。

请问他是开了天眼了还是咋,知道后世子孙能把河套玩丢了?

关于五征蒙古,朱棣晚年对鞑靼重拳出击,导致瓦剌坐大,漠北均势失衡,最终酿造了土木堡之变。先不说这个时间线和逻辑链有多么离谱。

鞑靼被灭,瓦拉崛起,本就是朱棣想看到的局面。

因为这就是他晚年的真实战略目的,而不是维持什么狗屁的“漠北均势”!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说道:

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

朱棣贯彻的政策,就是灭掉北元正统的鞑靼本部,而瓦剌就是他寻找的帮手。

只可惜朱棣天不假年,他的这一伟大构想,在他死后才得以实现。

这也可以看出,为何朱棣在最后三年每年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