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无度娇宠第34节(1 / 2)





  谢慈是属于他的,从她闯进他世界那一天便写下了这道命运。

  谢无度放下手,恰逢青阑进来汇报情况,“王爷,当日那些刺客全都毙命,并未留下一个活口,从他们身上也没搜查到任何有意义的线索。王爷受伤这两日,属下去查探过,也并未见有谁特别可疑。”

  谢无度收起那些甜情蜜意,眸色冰冷。当日那些歹人显然是冲着他而来,招式凌厉,是要他性命的。

  如此狠辣,想必是对他恨之入骨了。对他恨之入骨的人不少,不论是从前他为了收拢皇权,而设计陷害那些人,而是后来他为了稳固朝堂,而不得不用了一些狠辣手段除去了一些人……那些人全都对他恨之入骨,但有这个能力在这盛安城里藏匿一批这样的刺客,事后又查不出一点踪迹,不像是那些人所为。

  那些人,或许还有反击的机会,但不可能做到这样干净。

  除非,他们与人合谋,或者根本是现在朝堂之上的某人。

  他前段时间整肃承州,又牵扯到旁的东西,恐怕就是这些东西让叫有些人坐不住了,欲要将他除之而后快。

  谢无度冷笑了声,他倒觉得有些意思。他不允许任何人撼动他的地位,他必须稳稳当当坐在这个位置上,足够强大,足够让阿慈无所顾忌,恣意而为。

  承州地处偏僻,承州知州敢这样行事,除了因为地方偏僻一般不会惹人注意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他在朝中有靠山。那靠山护着他,让他能为所欲为。但谢无度权力大,又深得皇帝信任,因此那人也保不下承州知州,只得让他做弃子。

  原本谢无度不查出后面的事,恐怕这事也就过去了,毕竟不过一个承州知州罢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但偏偏谢无度查出了允州之事。

  谢无度低头摸了摸食指,梳理着这些线索。

  允州与承州可不同。承州地处偏僻,不够富庶,亦在军事战略上没什么重要的作用。但承州却是繁华富庶之地,临海,是与海上诸国做生意的重要关口。

  谢无度勾唇,这朝中之人愿意帮他们,想必他们也定然会知恩图报,送些好东西孝敬。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

  他吩咐青阑,便沿着这线索去查。青阑应了声,退下去。

  青阑走后没多久,常宁来禀,说是弘景帝特意前来探望。

  谢无度受伤之事弘景帝昨日便听说了,特意准许他在家中安心休养,不必上朝。今日更是特意出宫前来探望,还带了宫中的太医,以及好些补品。

  谢无度当即要从床上下来行礼,被弘景帝拦住,“敛之啊,你身子不便,不用行礼了。”

  弘景帝将人扶起,让他坐下,“你的伤怎么样了?太医,来为武宁王诊治。”

  太医上前来,谢无度伸出手,让太医看,对弘景帝道:“多谢圣上关怀,敛之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太医看完后,给出与谢无度一样的回答,弘景帝这才放了心。

  “你没事就好了,若是你出什么事,朕可真是要哀痛万分。敛之啊,你可是朕的左膀右臂。”弘景帝这话是由衷而言,他知道自己才能不够,若非有谢无度在,恐怕大燕也没有今日的繁华强盛。

  谢无度垂眸道:“能为圣上分忧,是敛之分内之事。”

  弘景帝摆了摆手,“咱们舅甥二人,就不要说这些虚言了。你受伤这些日子,你阿娘可曾来瞧过你?”

  谢无度扯了扯嘴角:“舅父关怀,不过阿娘未曾来过。敛之不过是小伤,也不必劳烦阿娘了。”

  萧清漪不会来看他,但面子上还是送了好些补品来。

  弘景帝与长公主感情亲厚,和谢无度关系也不错,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萧清漪一直与谢无度不亲近。从前有谢慈在,还想必是对他恨之入骨了。对他恨之入骨的人不少,不论是从前他为了收拢皇权,而设计陷害那些人,而是后来他为了稳固朝堂,而不得不用了一些狠辣手段除去了一些人……那些人全都对他恨之入骨,但有这个能力在这盛安城里藏匿一批这样的刺客,事后又查不出一点踪迹,不像是那些人所为。

  让她进门。她不来,倒算知情识趣。

  弘景帝看着他,有些唏嘘。敛之这孩子,自幼和皇姐不亲,总是性子疏离,从前还好,如今谢迎幸回来,与皇姐像一家人,把他排挤在外。这种情形,令弘景帝想起自己年幼时被人厌恶被人欺辱,不由对谢无度多了些同情。

  “你啊,年纪也不小了,可以考虑找个体己人成家了。有个人关心你,那日子可就温暖多了。你上回与皇后说,你有心上人,此事可是真的?”弘景帝问。

  谢无度没否认:“敛之确有心上人。”

  弘景帝面露喜色,追问:“谁家姑娘?震下旨给你们赐婚,定然风风光光的。”

  谢无度笑着婉拒:“多谢舅父的好意,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等过些日子,敛之自然会来求舅父赐婚的。”

  弘景帝听得笑容不止:“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就拭目以待了。”

  他收了收笑容,又道:“不止你,小慈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吧。她如今虽不再是朕的外甥女,可朕还是挺喜欢的,也想着能为她找个好人家。”

  谢无度眸色微沉:“敛之代她多谢舅父好意,只是她年纪小,心性不定,还没有这打算,敛之也舍不得让她早早出嫁。”

  恐怕又是贤妃在搬弄是非,谢无度垂下略冷的眸子,这梁家与贤妃,恐怕是太闲了,没有事情做,整日盯着阿慈的婚事。既然他们如此清闲,他可以帮他们找点事情做。

  的确是贤妃今日与弘景帝顺嘴提起此事,弘景帝这才想起此事。

  “也是,她年纪还小,再留两年也可以。不过她这回生你的气,都把受伤的你晾着不管了,恐怕是生了大气了,你可得费些功夫才能把人哄好咯。”

  谢无度淡淡一笑。

  弘景帝在武宁王府没待太久,与谢无度又说了会儿话,而后便启程回宫。谢无度送走弘景帝后,脸色立刻冷下来,马不停蹄命常宁去寻了些梁家的错处抛出去,不露痕迹送到兰台。第二日,昌瑞伯府便被参了一本,母家出了事,自然要求到贤妃那儿,贤妃为此焦头烂额。

  第36章 第三十六

  长吉宫中,贤妃撑着额角,正心烦气躁,她华贵长裙一侧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方才她因心烦,将桌上的茶盏怒而拂落,摔了一地。

  现下扫一眼这一地狼藉,贤妃便更心烦。今日上朝时,听闻兰台参了昌瑞伯府一本,说是昌瑞伯私下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侵占平民百姓的田产,甚至于打死了人。

  原本这种事在朝中是见怪不怪,发生得多,只要压下去,也便无事,寻常不会计较。但前些日子武宁王才整肃了承州之案,承州之案正是因为那小小知县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强占民女,致使人家家破人亡,又给知州送礼行贿,让知州包庇自己,这才闹得这么大。

  承州之事还未过去多久,弘景帝原本是有些就此打住的意思,可也没完全忘记。这事儿一抖落出来,那不就是赶着往枪口上撞吗?十成十地触圣上霉头。

  弘景帝在朝堂勃然大怒,就差怒指着昌瑞伯的鼻子骂他了,这样的态度,处罚自然也不可能轻。昌瑞伯府的人害怕,便求到贤妃这里,让贤妃给弘景帝吹吹枕头风,过些日子能从轻处罚。

  贤妃恼恨他们办事不牢靠,这样的把柄错处也能叫人拿住,现下这样的时机,任是谁吹枕头风都不好使。可毕竟是自己母家,后妃与母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贤妃不可能坐视不管。

  她烦闷地命宫人进来收拾碎片,宫人知晓她现下正在发脾气,也不敢触她霉头,匆匆地收拾了一番便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