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第73节(2 / 2)


  不过在那之前,她要好好休息一下,以最饱满的精神来应对接下来的事。

  这一天没有早朝,贺星回提前交代过,便也没有人来打扰她,等到一觉睡醒时,已经到了日上三竿。贺星回从床上坐起来,伸展了一下身体,总算觉得哪哪儿都舒服了。

  房间里才传出动静,春来就领着宫女鱼贯而入,催促她赶紧起来洗漱了。

  “重臣们都到了,在外头等着呢。”

  “出什么事了?”贺星回诧异,“怎么不叫醒我?”

  春来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什么事都没有。只是……他们大概是不相信你也会睡懒觉吧。听说你还没起身,一个个都如临大敌,以为你是病了。不见一见,想必回去也不安心。”

  贺星回:“……”这确实是她没想到的。

  她是不是把敬业的人设立得有点过了?唔……要不要趁此机会休息几天,让大家习惯一下呢?

  对了,还可以将早朝的时间推迟一些,天不亮就要起来上班,实在是太不人道了。她年纪轻没关系,朝中可是有好几个六七十岁的老臣的,叫人怎么忍心?

  第069章 吏治

  重臣们被引进来, 看到坐在花厅里用早膳的贺星回,都松了一口气。

  贺星回自从摄政之后,没有懈怠过一天, 比他们所有人都勤勉,骤然有一天推迟了小朝会,不免叫人担忧。如今整个朝堂上下一片安稳,人人齐心,都是她带来的。若是她这里出了什么变故, 难免又会人心浮动。

  最简单的,虽然三十多岁还称得上春秋鼎盛, 但死在这个年纪的帝王也不在少数, 换做是一般情况, 早就有人催促着立储了。因为贺星回身份特殊,这件事目前还没有人提起,但她若是病上一场,就一定会有人想到这些。

  ——先帝就是暴病而卒,从生病到驾崩不过数日, 以至于从上到下都没有做好应对, 很是人心惶惶了一阵,朝臣们难免会对这个“病”字敏感一些。

  大好的局势,他们可不希望突然出现变故。毕竟皇帝那么多儿子,立储之事一旦提上日程, 就会将所有人的精力都牵扯过去。

  好在贺星回看起来面色红润,比之前几日更有精神, 胃口也很不错。

  “诸位爱卿也还没有用过早饭吧?”贺星回笑道, “坐下来陪朕用一些。”

  帝王赐宴, 就算是这种私宴, 也是很寻常的事。不过在贺星回这里,还是头一回。这些已经熟悉她行事风格的老臣们,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她态度里的那一点微妙的不同。

  说是陪她一起吃,但实际上并不同桌,而是另外摆上了两桌,菜色也比贺星回桌上的稍减了一些。

  贺星回的餐桌,和其他帝王比起来已经算得上简素了,但毕竟是按照皇帝的份例安排的,菜色丰富,用料讲究,光是配菜就有十几种。最重要的是,都是新鲜现做的,没有一道温火膳,味道也比往常吃到的更好。

  只不过很快,他们就顾不上美食了。

  贺星回每天会在早餐的时候听春来汇报一些大小消息,这就跟每天早起刷一刷社会新闻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并没有因为多了几个人而搁置。

  而今天春来汇报的,就是朝臣们早朝时的情况。

  大越的早朝是卯时开始,但朝臣们要提前到仪门去排队站班,官职越低,来得越早,最早的几乎要提前一个时辰。而这还没有算上起床梳洗的时间,以及从家里到皇宫的时间。如果住得离皇宫远一些,三更就起床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说,当官也是件辛苦的事。就算是坐在旁边桌上的重臣们,该站的班也是少不了的。特别是冬天,站在寒风中等上半个时辰,其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自己才清楚。

  春来还说了几个因为看不清路摔倒,冬天的早上踩到冰面滑倒,以及起迟了没来得及整理衣冠被谏官抓住之类的小故事。

  这些宫门那边都是有记录的,调阅起来也快,所以贺星回前脚要,春来后脚就能汇报了。

  大臣们听得心有戚戚,碗里的美食似乎都没有那么香了。这种事情,他们身为当事人,总是会比别人更能共情的。

  “朕竟不知,原来一个早朝,竟有这诸多辛苦。”贺星回见其他人都开始动容,这才叹息道,“为国事勤勉是应当的,不过这般繁琐,倒把人的精力都浪费在这些琐事上了。”

  她说着,转头看向几位重臣,“朕以为,这早朝制度可以稍微改一改,诸卿以为如何?”

  那当然是一件好事。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说一句“群臣苦早朝久矣”,丝毫不夸张。

  当年大越刚刚立国,一切都在草创之中,为了尽快推进各种政策,富国安民,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可谓是呕心沥血,早朝制度就是那时候确立下来的,而当时也确实是有那么多的事要忙。

  不过到现在,各部都已经有了条例,日常不过依例行事,只有军国大事才需要临时加班,这早朝却还是没有变。

  因为这种事只能皇帝提要求,下面的人就算想改也不能说——皇帝还没嫌累,你就坚持不住了,那还当什么官?

  先帝其实也是很想改的,但是不敢开这个口,怕被人说成是懈怠朝政,只思逸乐。毕竟他各方面都没什么成就,勤勉竟然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了。

  但贺星回显然不一样,她有足够的底气,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所以说改就改了。

  不过越是如此,重臣们越是小心翼翼。韩青问,“陛下打算如何改?”

  “我听说,很多朝臣在早朝上点了卯之后,回去或是找地方吃早饭,或是索性再睡个回笼觉,才会开始办公。既如此,不如安安生生地睡醒了吃饱了再来,免得再分心他事。”贺星回想了想,道,“不如就改为夏日辰时上朝,冬日巳时上朝,如何?”

  一下子就推迟了那么多?

  重臣们都吓了一跳,可是又忍不住心动。特别是那个冬日巳时上朝,简直是在诱惑所有人点头。

  冬日的早晨,谁不想安安稳稳地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到自然醒,再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早餐,然后再去工作?

  但不知怎么,又莫名地有点不爽。

  毕竟他们都上了几十年的早朝了,这个年纪,也享受不了几年。不像那些刚刚入朝的年轻人们,正赶上了好时候。因为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心思,他们一时没有开口,是同样刚刚入朝的瞿英笑道,“陛下这般体恤臣等,臣等惶恐无极,唯有尽心报国了。”

  “这就惶恐无极了?”贺星回笑了一声,“既然说到了这里,我倒是还想提一提别的。”

  “不知殿下要说什么?”发问的是武焕。

  前次中书省改制,增补了左右侍郎、左右仆射四位副官。贺星回让韩青主持廷推之事,列出了五个名单,但呈上去之后,贺星回却只提拔了左右侍郎,正是严文渊和武焕二人。

  以前因为勋贵出身,武焕始终有点游离于朝堂之外的意思,贺星回秉政之后,他才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对她的种种政策,是最积极支持的一个。

  贺星回道,“吃完饭再说,不然我怕你们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