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节(2 / 2)


  太后搁下手里的念珠,“蔚儿三日不上朝便罢了,可连那瑶华宫里的下人也有三日未受传召,说的是贵妃怜恤她们,怕被过了病气。”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蔚儿若是怜惜,怜惜的也是他那心尖尖上的人。”

  话落,太后冷着脸对张嬷嬷说:“去,派个人把从嘉王妃接出来,就说幼贵妃昨夜梦见先帝托梦,说他肚子里的那个得了观世音的一滴甘露水,又受了几分点拨,日后是个有福分的,蔚儿特许老三家的到行宫暂住几日,食斋念经,以拜谢仙露之恩。”

  张嬷嬷稍有犹豫,“可是从嘉王……”

  “老三这会儿还顾不上宫外。”太后漫不经心地说:“若是王府的人问起幼贵妃,便说贵妃稍后就到行宫。”

  张嬷嬷点头道:“老身这就去办。”

  张嬷嬷匆忙离去,太后慢慢转过身来,她久久地盯着佛台一角,要笑不笑地说:“装疯卖傻这么久,拿走的兵符……也该还回来了。”

  “夫人,这……”

  “贵妃娘娘怕夫人不放心,稍后也会到行宫,陪着王妃住上几日。”

  宫里来的人握着自己的手,道明来意以后,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邹总管与赵氏。薛白不在王府,这行宫,幼清究竟去不去,邹总管当然不敢擅自决定,是以又忙不迭通知了赵氏,赵氏来后思索片刻,心里想着既然是幼枝,去一去无妨,便说:“稍等片刻,我去给清清打点一番。”

  幼清还在屋里睡着,赵氏拍了他几下,“该起床了。”

  幼清翻了个身,不理睬赵氏。

  赵氏失笑着捏了一把他的脸,“清清。”

  幼清皱起了脸,有点儿转醒的征兆了,却还是挣扎着赖床。

  赵氏摸了几下他鼓起来的肚腹,笑吟吟地说:“你爹找山上的猎人给你猎了只麂子,打算给你吃黄焖麂子肉。”

  幼清立即睁开了眼睛,一骨碌床上坐起来,眼巴巴地瞄着赵氏。

  “你呀,成日就晓得吃。”赵氏点了点他的额头,帮着幼清穿好衣衫,又给他挑了一只同衣色相近的小荷包,慢悠悠地说:“不过得等你和你阿姊回来以后,才吃得上这红烧麂子肉。”

  幼清捏着瘪瘪的小荷包,压根儿没在听赵氏说了些什么,只顾着向赵氏讨要零花钱,他眨巴着眼睛,讨好地说:“娘亲,你看我的荷包,一捏就瘪下去了。”

  赵氏眉头一挑,回身从桌上的果碟里抓了一把葡萄干,塞进他的荷包里,这才笑吟吟地说:“你再捏一下,它已经不瘪了。”

  “……”

  幼清的嘴瘪了。

  少年气呼呼地吃了几颗葡萄干,一想到自己和薛白一样,沦为了一个穷光蛋,就不太开心,他嘀咕道:“娘亲和爹爹一样抠门!”

  赵氏给他收拾衣物,好笑地问他:“你说什么?”

  幼清缩了缩脖子,和幼老爷是一脉相承的怂,抱怨完就跑。

  结果没一会儿,他又跑回屋,满脸的不情愿,“娘亲,我不要去吃斋念经!”

  幼清想当然地说:“你让阿姊再做一个梦,给观音菩萨说她那滴、那滴……”

  赵氏提醒道:“甘露水。”

  幼清恍然大悟,脆生生地说:“给她说那甘露水露我们不要了,让她收回去,这样我也不用去行宫里吃斋念经了。”

  赵氏瞟他一眼,“胡说。”

  “要吃那么多天的草。”幼清快昏过去了,他委屈巴巴地说:“我乖乖地跟沈栖鹤学念书,给他提前沾一点墨水还不行吗?”

  赵氏让他这小模样儿给逗乐了,“哪有那么多天?也就住个十来天。”

  幼清更要哭了,“十来天还不多?”

  “好了。”赵氏安抚他道:“有你阿姊在,还能真把你饿着了?实在不行,你就当自个儿是去玩的,过几日玩腻了,再换王爷去那边替你待着,反正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儿子,我和你爹接你回来。”

  幼清立即答应下来,“那好。”

  赵氏便接着给他收拾行李,不过她的嘴上是这样哄幼清的,却仍旧给幼清装了小半月的衣物,又给他找了几只荷包。

  无意之间,赵氏的手指摸到什么硬物,不用看她就知道准是幼清又胡乱往荷包里装了什么,赵氏摇了摇头,数落幼清道:“你呀,手上摸到什么,就往荷包里塞什么的坏毛病总是改不掉。”

  说完,她顺手把一个伏虎状的小玩意儿从荷包里拿出来,“走。”

  幼清扒拉着赵氏的衣袖,苦着脸和她念叨着说:“娘亲和爹爹一定要早点把薛白骗过来,接我回来吃黄焖麂子肉。”

  赵氏又是一阵失笑。

  她把幼清送上马车,走前忽而打量宫女几眼,“你怎么瞧着有些面生?”

  宫女不卑不亢地答道:“奴婢会些推拿术,陛下才将奴婢赏给贵妃娘娘的,夫人应当没有见过奴婢。”

  “点翠呢?”

  “贵妃娘娘也要去行宫暂住几日,点翠姐姐忙着收拾行装,抽不开身,是以遣了奴婢过来。”

  赵氏点了点头,向她交待几句,终于放行了。

  南郊行宫毗邻紫竹寺,盖因太祖素来推崇佛道,特意修缮而成,连年来此祈福。宫女把幼清请下马车,他四处张望一番,只见得竹林一片青黄相交,扫地僧默不作响地扫去落在殿前的枯叶,偌大的行宫里,毫无生气。

  “阿姊什么时候才会来?”

  幼清推开门,能坐着就不乐意站起来,他揉着自己在路上扯下来的竹枝,心不在焉地说:“这里好无聊。”

  宫女稍有犹豫,“王妃稍等。”

  过了一会儿,幼清又仰起脸对她说:“我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