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下第一滚刀侯_266(1 / 2)





  508 并肩是非

  这回好了,正和帝一发火,人都消停了,只不过这消停的前提是武将们将文臣们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文臣们不甘心啊!

  “皇上,臣请皇上治并肩王咆哮朝堂之罪!”

  “皇上,臣请治武威伯殴打朝廷命官之罪!”

  “皇上,陈请治罪扶南将军大不敬……!”

  “皇上,臣请……。”

  文臣们几乎都是哭着跟正和帝上奏的,他们一个个可从来没吃过么大的亏,被人当殿痛殴什么的,根本就没料到会动手!

  更何况武将们可下手狠着呢,对他们完全没客气啊!

  文臣们委屈了,文臣们心酸了,他们打不过武将们,于是就开始用嘴巴给自己找场子,对着武将们各种参,各种弹。

  “揍你都是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打你怎么了?你个王八蛋敢不顾王法诬陷,就是欠打欠的!”

  武将们也不吃亏,要不是因为在金銮殿上,除了并肩王那个猛人别人都不敢骂太直白的脏话,早就喷文臣们一头狗血了。

  “都闭嘴!”正和帝冷喝一声,这些人消停了。

  皇太子殿下瞪直了,可怜娃子头一次见识到文武互殴打群架的场面。

  “你们都是真的肱骨之臣,都是国之栋梁!就是这么对待朝会的吗?就是这么对待朕的吗?朕心甚痛!甚痛!”正和帝悲愤的看着底下的一帮人。

  脸上表情先不说,心里却对小石头哭笑不得,这人一看武将们没掉一根头发,那些文臣们却一个个痛得不得了,竟然脸上都快要笑出花儿来了。

  拜托!

  幸灾乐祸的也太明显了吧?

  “臣有罪!”文臣们半数都跪了下去,御史言官居多,如今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目前空缺,以前的那些被正和帝给撸了下去,因为不作为的关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然杨成义不会那么放肆勾搭御史台的御史言官们,一起设计并肩王。

  相中的就是这段权力真空的时间,没人压制的时候,做什么都不用顾忌,而李国忠去御史台询问的时候,也是因为如此,才没有江南道御史在任上,就是因为没个主要负责人在,杨成义使了些手段,愣住拖着不给江南道那边派遣御史言官。

  文臣们膝盖软,可武将们的却是硬,打人的还呲牙咧嘴的笑,就是没认错的意思,脖子 耿耿的硬着呢。

  正和帝也不是针对武将们,虽然打人是不对,可谁让一开始动手的是小石头呢。

  这人脾气不好他又不是不知道,冲动起来动手达人都是有过先例的,正和帝觉得没必要揪着小石头不放。

  有明白的人就看出了正和帝的不同待遇,皇上到现在没说并肩王一句不是,倒是参奏弹劾比肩我的人,先是被并肩王骂的狗血淋头,随后皇上还让人去查他们的罪证,并肩王这边动了手,请罪的反而是挨打的,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你们当然有罪!”正和帝对他们请罪认为是理所当然,说话可是连一点儿软和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就定了他们有罪。

  底下请罪的人一愣,这不对啊!

  皇上怎么不按牌理来啊!

  擅自改动台词是要闹哪样儿?

  皇太子也有些惊讶,以为大臣们一请罪的时候,不就代表大臣们服软认错了吗?父皇应该会迂回一点儿才对吧?毕竟认错请罪的大臣也不少呢。

  “朕赋予御史台风闻奏事之责,不是让你们在朝堂上胡说八道的!你们是朕的耳目,是为民的喉舌,不是谁都能当上御史,作为言官站在这里的!”正和帝啪啪的拍着御案,几句话说的底下的御史台上下人等冷汗直流,对那几个跟杨成义搅合一块儿的同僚们,真是越来越埋怨了。

  好好的做着官儿呢,干嘛跟并肩王过不去啊!

  “启禀皇上,派出去的人回来了。”顺子在这个时候还补了一刀,派出去调查的人其实根本就没出去,老早就有准备好了的东西,根本不用现在调查,正和帝那么说,只不过是在演戏而已,让这帮人叫嚣的有多厉害,处罚就有多严重。

  他不是个好人,更不是个温和的皇帝,他一直都是个严厉腹黑的主儿。

  什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都是扯淡!

  就像小石头说的,别人打我一下,我冲上去对着他狠踹,揍的他连他老爹老娘都认不出来他!

  “呈上来!”正和帝觉得顺子很不错,有眼力儿,知道在这个时候添把火。

  小石头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的看着脸色惨白的十二个人,尤其是杨成义,因为这家伙是最早牵头的人。

  他就不明白,这杨成义脑子里的不是脑浆是浆糊吧?

  自己都被正和帝收到身边带着了,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跟自己待在一起,要不是正和帝的政务他实在是不感兴趣,又性子跳脱整日里在园子里东游西逛,正和帝没多少时间跟自己磨,他恐怕上个茅房正和帝都得跟着去。

  虽然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儿的,但是他能借鉴的就那么两三对儿,齐恒跟龙嘉都是一起的,上朝上岗点卯回家,形影不离;他弟儿就更不用说了,李贵都快成背后灵了,俩人不论是在大营还是在府里,都是出双入对;冷剑跟杨戟就更别提了,杨戟永远是冷剑的小尾巴,冷剑永远都是杨戟的守护者,他敢打赌自己跟杨戟一起掉进河里,冷剑那家伙肯定会先去捞杨戟。

  所以他就认为正和帝对他的态度也是正常的……吧?

  反正就是俩人几乎是形影不离,他干什么正和帝肯定知道,但是正和帝干了什么……抱歉,他真不想知道,那些朝政啦,政务啦什么的一说他就打瞌睡……。

  你说他都这样乖巧低调了,怎么还有人揪着他不放呢?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正和帝看了状纸和奏报,直接丢到了地上,对着十二个人就开始喷火:“朕养的好臣子,不思精忠报国,反而设计陷害王爵,并肩王怎么你们了?值得你们这样煞费苦心?”

  “皇上,臣等身死是小,但是也有一片丹心!”杨成义到了这一步,干脆就不为自己辩驳了,却将炮口转向了一旁站着看热闹的小石头:“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并肩王之位不可设置!且石磊无才无德,怎能窃据并肩王之爵位?与天子并肩?臣等忠言直谏,请皇上三思!”

  “皇上,臣等觉得杨成义大人说的不对。”吏部尚书竟然是头一个出来反驳杨成义为小石头说话的人:“石磊助我皇铲除十家王府这个毒瘤,就已经是天大的功劳,更何况出兵剿灭西北作乱的马匪,平顶岭南的山贼并且发现铜矿和银矿,这都不是功劳吗?更主要的是,并肩王行事非同常人,两次大乱都是用匪夷所思之法平定,并没有耗费手底下的一兵一卒,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皇看重吗?不值得我皇封为并肩王吗?那请问杨成义大人,什么样的功劳,才能配得上并肩王的封号?若可以,请杨大人你也做出同样的成绩来,让我等心服口服啊!”

  六部尚书之中,这升迁调任都是吏部的事儿,他可比别人根治的定军侯在平叛之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