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欢幸(闺秀真绝色)第4节(1 / 2)





  “再取绫罗绸缎丝帛锦绢各一块。”甄达熟知六皇子爱占小便宜的世俗习性,他府中大多数东西都是跟权贵们要的,如果没有记错,他进府所乘马车的车厢是跟礼部尚书要的,马车的车轮是跟禁军统领要的,马车的车帘子是跟吏部侍郎要的,那匹拉马车的神骏黑马是向当红一品太监福公公要的。

  爱占小便宜的人,如何能成得了大事?

  更何况,又终日无所事事。

  华宗平愉快的笑了笑,道:“既然甄大人今日心情好,如此慷慨大方,我却之不恭啊。”

  甄达表情严肃,一字也不多说。

  华宗平一脸尴尬的道:“我也没准备什么回赠的。”

  甄达道:“不用回赠。”

  “这怎么行,一定要回赠,我可不能平白无故收你的赠礼,好像我很喜欢占便宜似的。”华宗平盘桓了片刻,恍然道:“我的手炉里的木炭全都是千金不换的‘祥炭’,燃尽的炭灰洒在花、草、树的根部,来年花香、草绿、树木茂盛,万金难寻。”

  甄达眉头一皱,想了想,道:“甄某却之不恭。”

  闻言,华宗平的笑意顿消,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连木炭灰都要,真是贪小便宜。”

  甄达肃目道:“六殿下在说什么?”

  华宗平将眉一挑,心无城府的道:“我说你怎么不推却,你一推却,我就能只好作罢,心安理得的收下你的赠物。”他一脸的不高兴,很不情愿的吩咐车夫道:“那就把木炭灰倒给甄大人吧。”话毕,他又凑到车夫耳边,轻声的说:“要留两炉。”

  就在这时,有家丁奔至,禀道:“老爷,礼部许大人和刑部秦大人在府外,说是赴您之约。”

  翟宁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狠狠地瞪向华宗平。

  又有家丁来报:“老爷,府外来了几个青楼女子,说是您传唤的她们。”

  甄达双唇紧抿,拂袖,不悦。

  “老爷,有大批的乞丐在府外坐着,说是甄府通知今晚施食。”

  见老爷的神情是在动怒,翟宁的背脊直冒冷汗,连忙向前几步,准备告华宗平一状,拱手说道:“小的……”

  “哦,这些人是我找来的。”华宗平说得云淡风清,“听翟管家说甄府的规矩不准乘马车进府,我就想等甄大人明日出府再见面。闲着也是闲着,就找些人来聊聊,假借甄大人的名义找些能说的、会唱的、善舞的、喝彩的人。谁知,翟总管突然顿悟,一定要让我进府。”

  甄达不语,紧抿的双唇微微松了些。

  翟宁恼愤异常,却不辩解,赶紧狡猾的道:“小的先去让他们回去,免得他们受了风寒。”

  甄达的目光深远,没有追究,一摆手,让翟宁去了。

  “那可就辛苦翟总管了,我这人喜欢热闹,陆续找来的人可不少。”华宗平轻叹了叹气,“你以为我只是说说而已?”

  这叹气声听在翟宁的耳朵里,异常的尖锐,他咬紧牙关,忍气吞声的向府外快步走去。

  甄达始终一言不发,过了片刻,转头扫了一眼甄璀璨,命道:“带她去客房休息。”

  一个婆子应是,趋步走到甄璀璨面前,将手一引,道:“姑娘请。”

  甄璀璨颌首,进府不易,想出府自也不易,不如就先顺其自然。她目不斜视的跟着婆子的后面,没有看华宗平一眼,便转个弯拐进了一条小径。

  欠他的十株铁皮石斛和半壶酒,她定会奉上。倒是想不到,他这么快就把翟宁的给他添的堵,都还了回去。不由得,她隐隐一笑,是个有趣的人呢。

  正走着,她察觉到有数双眼睛在暗处跟着,她佯装不知,自顾自的走。

  ☆、第零五章

  不愧是朝中重臣,府邸真是大。

  穿过两处花园后,才走到西园的客苑。苑内有一排客房,她被引到了其中一间。

  推开屋门,婆子先进去将油灯点上,黑漆漆的屋内顿时明亮。

  甄璀璨站在门前,看着宽敞干净的屋内,摆设物个个精美贵气。她倚着门,打趣般的道:“把那些值钱的玩意都清点一下,别到时候说少了一件让我赔。”

  婆子语声温和的道:“姑娘多虑了。”

  她笑了笑,大步的跨进屋内,仔细的打量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心中盘算着今晚能否睡个安稳觉。

  “姑娘如何称呼?”婆子为她铺好了床,在一张被褥下又铺了一张厚实的毛毯。

  甄璀璨笑吟吟的道:“称呼姑娘即可。”

  婆子顿了顿,道:“老奴姓顾。”

  甄璀璨往床榻上一躺,试了试,很是舒适,喜道:“有劳顾嬷嬷了。”一阵冷风吹来,她打了个寒颤,起身问:“可有炭火取暖?”

  “有,老奴这就去准备。”顾嬷嬷离开了。

  一个脚步声刚走远,就听到有一串脚步声在走近。

  闻声,甄璀璨警惕的看出去,一个妩媚娇艳的丽人迫不及待的踏进了屋内,衣着绵绣貂皮华服,珠光宝气,面色红润,两个婆子在她身侧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后面簇拥着四个丫鬟。

  甄璀璨皱了皱眉,环抱着胳膊,撇嘴道:“我好歹是个客人,进屋前也不打声招呼?”

  一个丫鬟机灵的道:“您说的是,实在抱歉,请您见谅。”她又介绍道:“这是董姨娘。”

  董姨娘?甄璀璨早有耳闻,都道是董姨娘的肚子很争气,已经接连为甄老爷生了两个少爷,可惜前年小产了一次。董姨娘的爹是当朝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董文闲,而她是董文闲的嫡长女。如此出身,却是妾室,只因当年的‘阴差阳错’。

  董姨娘面带着柔美的笑容,走近了几步,殷切的唤道:“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