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节(1 / 2)





  这人正是太子妃的母家妹妹,唐玉华。她与陶琼琇也算熟稔,知道她不喜欢,就又压低了声音说,“坐一下就是了,谁让你跑的慢, 被发现了呢。若是就这么走了,指不定她们还得说你傲慢不理人呢。”

  陶琼琇只好依着她坐下, 仔细一看,才发现除了一众闺秀们。在场的还有许多位京都有名的才子。眼下都看了过来,有的好奇,有的熟稔。俱都淡淡点头,当做打招呼了。

  陶琼琇宜微笑回礼,坐下后和几个熟悉亲近的姑娘打了声招呼,就安静听着了。

  至于这所谓的诗会,她是插不上话的。

  好在,这些贵女们也都熟悉她,知道她一直精习经义文章。对这些诗词不感兴趣,加之背景不是一般人能得罪的起的,便也没有人硬要她开口。

  陶琼琇就在这儿坐了约有两刻钟的时间,看着这些娇女才子们你来我往。倒也热闹。

  其间,那个少年郎开了两次口,俱都言之有物,辞藻优美。倒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尤其这人还是个难得的美男,每每开口,都引得在场的娇女们眼中异彩连连。娇声喝好。

  “他是谁?”陶琼琇低声问身边的唐玉华。

  既然坐下了,索性就问问。京都忽然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男子,她若是不问,怕是别人才会觉得奇怪吧。

  唐玉华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心道一声果然,而后说,“那是江州严家子弟,齐明远。拜在大学士米井门下修习,这才来了京城。”

  米井也是当代大儒,并且是少数入朝为官了的大儒。

  陶琼琇知道了答案,就也没太在意。只看着众多美人儿们你来我往。有时为了一句诗中某个字,某个词就争辩了起来。

  她坐在那里,仪态端庄。偏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子慵懒,看起来闲散而自在。

  娇美的容颜,高贵的出身,温和的性格。十五岁的少女正是娇艳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引来了好几人的视线。可自己却毫不在意。倒让某些人失落了。

  坐了一会儿,自觉意思到了。陶琼琇就微笑对身边的人说一声家中祖母还在等着,就先走了。

  闻言,那人也不好硬要挽留,就笑着说好。见着她起身直接离去。

  其他人见了,不免发问,那个姑娘复述了她的话,倒也没人再多言。甚至有些高兴,毕竟,美男在前,竞争者能少一些是一些不是。

  这心思,自然有人能看出来。唐玉华当即嗤笑道,“阿莹的未婚夫可是镇北王殿下,不似某人,啧……”

  这一声啧,意味无穷。

  她出身临江候府的小姐,说的则是定城候府的小姐。

  两家一个是太子妃母家,一个是二皇子妃母家,向来不合。府里的姑娘们也是如此,没事都能掐起来,更何况事关陶琼琇这个向来亲近太子的人。

  说起来,正月里二皇子养女人连累了陶琼琇这事,在场的人可都还没忘呢。

  见着尚家的姑娘防贼似的看着陶琼琇,唐家的姑娘自然要出声的。

  尚家的姑娘名尚紫娅,她被唐玉华一番抢白说的脸色发青,跟着脱口而出,“可不是,她连镇北王都能迷住,更何况其他人呢。我就不信,你们没这个心思。”

  这话说的就恶毒了。

  唐玉华当即就炸了,她站起身袖子一挥,说,“你说什么?有本事再说一遍。”

  说就说,尚紫娅本就是个冲动的,站起身开口就准备说话。

  她早就看陶琼琇不顺眼了,不止是她,在场的有一半都一样。镇北王回府,京都不知多少女子动了心,偏这位王爷谁也不看,只顾着一个陶琼琇。她们心里能舒服。

  说到底,还是羡慕的少,嫉妒的多。

  “你可想好,别祸从口出。阿莹向来深受太后和皇后喜爱的。”见她个傻子还真准备说话,唐玉华当即堵上一句。

  她心里也有些慌,说到底这口角是她引起的。若真逼得尚紫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到时候问责,她首当其冲。

  果然,听见这句话后,尚紫娅迟疑了。

  她顿住了,别人可就不依了。这人啊,多的是添油加醋落井下石的。

  太子妃母家和二皇子妃母家的热闹,有的是人相看。

  “的确,陶家姑娘多好的人,尚姐姐你竟然这么说。实在是太恶毒了。”有人搭腔,可眼里全都是嘲笑的目光。似乎在等着尚紫娅的下场一般。

  尚紫娅被这么一说,本来已经冷静了不少,可一对上她的目光,就炸了。

  “我哪里说错了,她陶琼琇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偏把人勾的死紧。哼,这种手段,除了她,也没别人了吧。”

  唐玉华,心底一沉。完了,今日的事没法善了了。

  她把目光落在时候开口激尚紫娅的人身上,眼中全是冷意。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四皇子妃的娘家。吏部尚书严家的姑娘。

  一众姑娘在这儿争执的争执,看热闹的看热闹。另一边,一众公子们都大开了眼界。心中各有思量。

  齐明远有些讶异,问,“刚才离开的那姑娘就是镇北王殿下的未婚妻?”

  “正是,你竟不知?”那人说,有些惊讶。

  “明远初来乍到,当然不知了。你以为是你。”旁人笑着调侃了一句。

  齐明远微笑,看着那些姑娘们暗自摇头,道,“不论如何,这般背后诋毁她人,实在不妥。”

  “啧,不过是……这镇北王妃的位子,可是个香饽饽。”有人出言嘲讽,可看着人多,就把不好听的话咽了下去。而后感叹道。

  “不过镇北王和陶家姑娘自幼青梅竹马,这些人也只能想想而已。”有人说。

  “害,什么青梅竹马,又岂能敌得过如花美眷。子启兄和他夫人不也是青梅竹马吗?结果呢?”还不是妾室通房一大堆,还闹出了宠妾灭妻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