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丁田的古代生活第367节(1 / 2)





  一个个都是倒在女色上的,说的堂妹夫满脸的冷汗。

  而且一个个的官职那叫一个高,从一品的封疆大吏,到从二品的巡抚大人,一个个都是他以前仰望都不可及的存在,结果都在大舅哥儿的手下被关过。

  当天,丁田是在妹夫家用的餐饭,不过男女不同席,晚上丁田是在舅舅家住的,不过第二天,听王小雅说,大姑奶奶家的那位表小姐,据说是奉了大姑奶奶的命,来给丁大人送宵夜,不过丁田身边都是什么人啊?那点小技巧也敢来尝试?连内院都没让进去,直接被侍卫们送回去了。

  不知道胡家是怎么个意思,一直到丁田离开胡家村,回丁家村过年,他都没有再见那个表小姐。

  后来听大堂妹丁桂花说,表妹被她婆母做主,用二十两银子、一对银簪子,一对银耳环以及她曾经给表妹的那俩首饰当嫁妆,四套崭新的被褥,一挂驴车,嫁去了一个叫平家沟的地方,离这里挺远的,好像都出了东北三府的地界了。

  估计嫁过去,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再见面,难了!

  丁田这才满意,堂妹夫还是挺有魄力的,那女人一看就不消停,与其嫁在附近,将来被连累带坏了名声,不如嫁得远远的,老死不相往来。

  从胡家村回来之后,丁田又去了老里长家,在那里磨了一日,蹭了顿饭,乐得老里长说他:“都是大官了,还差这一顿饭啊?”

  “那不一样的,叔爷家的红烧兔子永远都是最好吃的!”丁田盘腿儿坐在炕上,吃着一个兔子腿儿:“还有叔奶做的大酱,蘸着干菜吃就是香。”

  让老里长夫妻俩乐得见牙不见眼。

  作者闲话:武汉加油!小区封闭了,咳咳,江湖今天可以出门采购,明天不可以出门了,后天可以……好严格,额呵呵呵,小区现在连进车都少了,晚上安静得不得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丁家村告急

  第二天又请全村人吃了一顿饭,算是给丁田接风洗尘,也是丁家村的人再见丁田的时候,说话的,叙旧的,不一而足。

  第三天开始,丁田在全村里送年礼,其实东西不多,如今丁家村的人都富裕了,但是他们在乎的一份心意。

  丁田又见到了丁侃,如今丁侃家也起来了,盖了整整三进的青砖大瓦房不说,二儿子都成亲了,不过没住在村里,而是因为上差方便,去了县城居住。

  丁侃乐得一个劲儿的搓手:“田儿今天不走了吧?我让你嫂子杀了两只小公鸡,炖蘑菇吃!”

  “不走了,就在你家吃了。”丁田看到丁侃日子好过了,也为他高兴。

  这样的丁田,几乎每一顿饭都不在家吃,都是去谁谁谁家用了,在家吃的只是他带来的那些人。

  不过丁田高兴啊,他有些雏鸟情节,丁家村可是他睁开眼睛后,第一个待着的地方,很是怀念这里。

  或许是吃的不如王府那样精致,也不如京中那些美味,但是吃的就是那个气氛。

  看着一张张朴实的脸庞,纯真的笑容,丁田觉得还是老家好,老家的人都想着他,念着他。

  就连曾经不对付的四伯娘,如今也老实了。

  倒是丁墨家,如今也是富户一个,竟然迎娶了一个县城里油坊老板的闺女为妻。

  “恭喜墨哥了啊!”丁田一拱手。

  “嘿嘿,知道你小子要来,我让你嫂子做了赶考大鹅。”丁墨笑的颇为得意:“你嫂子的手艺,没的说!”

  丁墨的妻子很是爽利,果然是城里出来的商家女子,就是大气,端了一大盆子炖的干干的大鹅肉,里面还放了咸葱叶子,没放盐,这咸葱叶子就够咸的了。

  “您吃,家里别的没有,这个大鹅可是养了三年的大公鹅,大白米饭,再来两盅烧刀子。”墨嫂爽朗一笑:“喝多了就在家里住下吧。”

  “是啊,你一来,你嫂子连酒都让我喝一盅了!”丁墨哈哈大笑,虽然丁田回来的时候,那仪仗,那官服,一看就威严得很。

  但是丁田在老家,却是换上了婶子们给做的棉袍子,棉裤,棉靴子,腰上勒着一个大裤腰带,皮帽子一戴,好像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在丁家村里满村子的乱蹿了两天,众人跟他隐隐的隔阂就没了。

  小孩儿们也敢朝他要糖吃了。

  在丁墨家吃到了半夜才散开,丁墨现在也是一家之主了,媳妇儿也有了,孩子也生了,几年没见,都是个大人了。

  丁田在老家猫冬等过年,有不少人是知道的,于是又有一群曾经的旧相识来看他,因为快要过年了,衙门里没什么事情,一个个都发达了,不过还是那样的淳朴,提着肥鸡大鸭子的过来看丁田,还有人扛了一个猪肘子过来,吃的不一定多么的精致,但是肯定是家乡味儿!

  这一叙旧,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小年了,祭灶,杀大公鸡,丁田这一房就他一个人,幸好,王大福他们都跟来了,就住在老宅子里,到也有些人气。

  丁田按照往年的惯例,挑了一只大红公鸡宰了,有是祭灶神,又是抹蜜糖的,好一顿折腾。

  随后喝了一碗粥,吞了一盘煎饺,就跑去了二叔家,没办法,他们的去祠堂祭祖。

  丁氏祠堂因为丁田的关系,如今是香火鼎盛的,而且丁家村好歹也是出了几个秀才的地方,这祭祀礼仪上就比别的村子要讲究许多。

  按照规矩,祭献的时候,要上香,高香的那种;还要秀才读祝文,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然后是妇女们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等祭祀的食物,再由老者献嘏辞(福辞)、焚祝文、叩拜等。

  弄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就是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的老里长,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充当礼生的村长,将这杯酒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

  以前他们也就是放个鞭炮热闹一下,但是丁田带了仪仗回来,简直是太有用了!

  因为在祭祀的时候,几次鸣锣击鼓,都是丁田的仪仗在伴奏,还有会吹个曲儿的王大福,也充当了一次乐器班的班主角色,这个热闹啊,就别提了!

  尤其是丁田,一身大红的官服,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摆造型,香烟缭绕之中,他差点以为自己成仙了。

  倒是祭祀的物品,有了很大的改观。

  因为丁田是有爵位的人了,所以这供给祖宗们的供品,也从鸡鸭鹅,上升到了一头大肥猪,两只大肥羊的级别。

  没有牛,因为要侯爵才能用牛来祭祀祖宗。

  但是这些东西在祭祀过后,却是要分给所有人的,因为祖宗吃过了,就该轮到儿孙们了。

  以前只是一些鸡鸭鹅的,便是一人分一块,那也太抠搜了,都是给老里长、村长以及看守祠堂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