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第39章 所谓的‘好好审一审’

  第三十八章所谓的‘好好审一审’

  说起知府方千行,那也是和郑家有颇深的渊源。他曾任云池县的县令,又为萧郑两家的亲事作过见证。还当堂见证了萧郑氏青鸾的伶牙俐齿,对郑家那可谓是印象深刻。郑老三他肯定是认识的!再看看站在最后,低着头,一副乖乖女模样的小姑娘,他就忍不住抚额,今儿这事是不能善了了。还有站在旁边的汪兴华,这也算是故人之子啊!汪兴华他爹曾是自己当县令时的得力下属,可惜英年早逝!这小子跟着掺乎什么?哦!对了!想起来了!这人是郑家的大女婿,如今也是七品官身了!这满堂的衙差有几个跟这小子没交情的?哼!别以为你们眉来眼去的我就不知道。

  他心里长叹一口气,这事闹得!谁这么不长眼的好好的去惹郑家做什么!他前几天刚得了京里的消息,那萧云峰如今可是住在宫里的,和几位皇子的待遇一样!虽不清楚中间发生了什么,但皇上都摆明态度,你们还在这里蹦达,这是找死呢!

  心里有了普,但还是要好好审一审的。就是做样子也得逼真不是,大堂外大多都是学子,最是不能惹的一群人。说起这个他就难免怨念,煽动这些人做什么?难道本官是是非不分的昏官吗?

  他清清嗓子,拍响惊堂木,“肃静!”见大堂内外果真鸦雀无声,满意的点点头。

  “郑叁水,本官问你,你言称受伤之人是你长兄幼弟并侄儿,且是二三天前就受伤。即使一家人,为何直到今日才发现?”这话问的就有几分犀利。外面的人群就有了闹哄哄的议论声。是啊!这是不是对兄弟子侄太不关心了!

  郑老三满脸通红,似是羞愧的样子,“大人有所不知!草民带着两儿一女是借住在女婿家的酒楼后院,大哥和五弟并大侄子是住在郑家自己的宅子里的。所以并未及时发现。是草民对家人关心不够,草民确实有错。”

  听着的人就觉得更奇怪了,这是什么意思呢?郑家自己有宅子,为什么住女婿家?要知道巴着女婿,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方知府也很诧异,“这是为何?难道府邸窄小,住不下?”众人也点头,只有如此才解释的通。

  郑老三似是更羞愧,“不敢欺瞒大人,郑家在府城的宅子据说前面带铺子,后面是两进的宅子,不算窄小。”

  这么大!那郑家也算是殷实人家了!

  方千行却听出了里面的意思,“据说?难道自己家的宅子你都不曾见过?”

  “回大人的话,两个来月前,大哥把乡下的百十亩地卖了,就买了城里的宅子。五弟也把老家的宅子卖了。当时草民的父母,还有在下的兄弟们都是不知情的。后来草民的父母做主,分给草民及草民的四弟一家三十两银子,就分了出去。草民也就不好打听府城宅院的事,怕大哥五弟觉得草民觊觎家产,生了误会,引得兄弟失和。”郑老三的话信息量巨大,就连方知府也忍不住变了面色。人群中看郑老三的目光就带了同情,这还真是一位愚孝的老实人。

  郑青鸾也觉得诧异的很!家丑不可外扬,大家都信奉这句话!可自家老爹偏偏就把家丑掀出来,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如此,那你又如何知道他们失踪的呢?”这话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大家就忍不住想,是啊!既然怕误会,干脆就不要打听嘛!难道这是一个面忠心奸的人。嘴上说的好听,还不是暗暗打听,怕是心存怨恨的吧?

  郑老三像是没听到人群的议论声,脸憋得通红,“实在是无奈!我家的大女婿在府城原有些故交,来到府城自是要宴请一番,不曾想在府试的前一天,他回来说是见到草民的大哥五弟带着大侄子去了迎春阁。这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去那样的地方耽搁了考试如何得了!回到家如何跟家里交代?既然知道了,哪有不管的道理。忙让女婿去打听,结果说人已不在迎春阁。我也就放了心。想着大哥可能就是带着弟弟孩子去见见世面,别让他们被花花世界迷了眼。转了一圈就回去了,草民也就没太往心里去。就交代女婿,平时注意着那边的动静,毕竟在家都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大老爷们,要是有难处,就搭把手。我这女婿也是实心人,还真就注意上了,结果几天没见到过人,又怕影响草民考试,一直不敢说。直到今天考完了,才知会了我一声。我家二小子还说这不可能,因为他在考场听到唱他五叔的名了。这两下里一对,就觉得可能还真出事了。忙让人去寻!果然出事了!竟被人打成重伤,已然有两三天了!再想想考场里还有人冒名顶替的人,才觉得事情越发不对!还请大人明查!”他这番话合情合理,众人都点点头。

  郑老三跪下行礼,“当时伤者从三里胡同第二家抬出来,外面的很多很都看见了,甚至有些人是亲自抬了人去医馆。可以作证!几人的伤情,仁德医馆的几位大夫都可以作证。至于考场之中有替考的人,仍有数位学子可以作证。还请大人找出幕后黑手,还郑家一个清白。”

  认证都纷纷出场,你三言我两语,证实郑老三说的都是实话。这样下来,不管幕后之人能不能找到,郑家都算是洗白了。证据链完整,证人众多,这脏水还真泼不到人家身上!

  郑家的人算是松了一口气。幕后的人现在查不查的出来也不打紧,完全可以私下里慢慢的料理,只要明面上的罪过没有了,今天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知府沉吟半晌,“来人,去查查三里胡同的宅子是谁的产业?这几天都有谁去过!”那是谁家的宅子,在审案之初,属下已经禀报过了。既然牵扯上了知州周平川,事情只怕不简单。但是他已经派心腹给周平川透话了,就看他如何做了!再说这周平川还真不是杜家一方的人,肯定不是他让人动的手,只怕也是下面的人被人当枪使了。现在自己卖一个人情给他也未尝不可。

  这不,他话音刚落,外面的差役就喊着:“报------”,一路小跑进来。

  “禀大人!外面有一个自称赖六的前来投案。”

  “带上来吧!”方知府暗暗点头,周平川此人还是有几分魄力的,断尾求生确实是不错的办法。虽然他可能是无辜的,但真的查下去,那就真是黄泥烂到裤裆里,说不清了。

  郑青鸾蓦然抬头,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方千行,心中冷笑,此人也不过如此!就你知道周平川是冤枉的吗?难道别人都是傻子!想做顺水人情,两面讨好,还得看我答应不答应!虽然这样的人是官场常态,但还是让人难以接受!因为此人就是萧家的门生!

  还好,她之前就托连信给周平川了一封密信。

  要不然,可真真把这个府城的二把手得罪个彻彻底底!

  她见老爹一脸平静,三郎有几分气愤,五郎一脸深思,就满意的勾勾嘴角。

  这世上,谁也别把谁当傻子!

  赖六是一个三十郎当岁的老痞子,倒也干脆,只说是争ji子起了冲突,才心存报复。甚至承认人就是他打伤的,其他的一概不提。替考之人是花钱雇的,没多少学问,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考不上,并不是要借此陷害郑家全族,没那么大的仇怨。

  这么说,倒也过的去。

  最终判了赖六做苦役一年,两方都没意见,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了案。那赖六临走还朝郑老三行了个大礼,一言不发的走了。

  别人也许只觉得赖六是在道歉,只有郑青鸾明白,赖六的这套说词正是她在密信中交代好的。赖六心里也明白,自己可能被人当枪使了,到时候周大人怕是得推他当替死鬼。这样利用府试栽赃陷害,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但郑青鸾编好的证词不仅将周大人洗白了,就连自己也保住了性命,只要苦主不追究,这件事就揭过去了。他虽然浑,但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方千行倒是若有所思。这跟他想的还是有些出入的。是谁给周平川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虽不见得高明,但结果还算不错!要说有什么地方不对,那就是萧郑氏青鸾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甚至最后欣然接受这样的判决。这根本不是她的性格!

  难道------?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那可就真不好了!毕竟她跟萧家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没见汪兴华这个不入流的捕头如今已是官身了。这事除了萧家谁能给他们办?

  失算啊失算!看来这次府试得适当的给郑家释放点善意了!希望能修复一二吧!

  而回到住处的三郎则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第40章 还真有些意外

  第三十九章还真有些意外

  郑老三看着大儿子满面怒容,心里微微叹口气,如此眼里不容沙子的性子,是没法在官场上混的。他生性宽和,忠厚,见事也很明白。但这喜怒形于色当真是不好!还得历练。

  “委实犯不上动怒!这是官场的常态,也是在官场中生存的技能!方知府也算不上做错的。就咱们家这样的境况,处理成这样还是借了萧家的光。看他今天大堂上的样子,倒像是萧家的事已经有了转机。“郑老三适时的转移话题,当着小儿子的面教导长子,是为不智。还是以后找机会慢慢来吧。

  果然,三郎马上收敛怒容,看向郑青鸾。五郎始终都是一脸沉思的样子,听到郑老三的话,眼睛一亮,像是终于想通了什么。

  郑青鸾给每个人斟了茶,“嗯!也就一年半载,应该能有个结论。”她也没法说具体的情形,好在也没人不识趣的去问。

  “那就好!”郑老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眉宇间晴朗了几分。

  三郎五郎连同汪兴华也一脸喜色,这家里也算是快要雨过天晴了。

  “爹啊!您今儿在堂上说的那些话------,究竟是想做什么?”郑青鸾是在问郑老三主动暴家丑的事,“大伯五叔名声没了,前程也就没了!怕是我爷奶到时候不肯罢休。”

  郑老三无奈一笑,“考了二十年了,也就那样了。何况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功名上!我算是看明白了,他们这是把读书当着一个营生在做,靠着你爷奶想要他们考功名的心,捞银子逍遥快活呢!与其让他们在外如此惹祸,还不如干脆快刀斩乱麻断了他们的想头,拘在家里随便他们如何,闹不出大乱子。至于你爷你奶------”郑老三苦涩一笑,“恐怕到时候轮不到他们说话!”

  “这是什么意思?”郑青鸾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