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章(1 / 2)





  郑青鸾心中有数,见郑老三明显有话要说的样子,也不插话,等着他询问。

  “这次去边城,可有危险?”郑老三最关心的当然的孩子的安危。既然必须得去,自然得抓紧时间考虑安全问题,“要不爹随你去!”

  “不用,没什么危险!”郑青鸾斜坐在椅子上,说不出的放松。“已经有数百的萧家护卫,先行去了边城,潜伏在城里城外,随时能集结!况且,边城萧家军十万,就算里面不纯,也无关大局!”护卫数百,也不过是安慰他们的话,也就两百女护卫而已!

  “边城虽然也属西北,但民风却颇为彪悍!而且,冬天来的早,也更寒冷!这样的气候爹怕你不习惯啊!”郑老三真是胆战心惊啊。

  “爹啊!你过于担心了!”郑青鸾坐到郑老三身边,“晚上咱们再好好说话!”意思是,说来话长。

  郑老三点点头,也不再强求。

  五郎呵呵笑道,“你这丫头可真是不让人省心!先是你在杜家做的贺寿诗,大街小巷传遍了!估摸着杜家怕是为难你了,真是吓坏了。没几天,又传出点了你做女案首的事,真是听的我们心惊胆战啊!”

  郑青鸾心里一暖,别人只看到表面的风光,只有亲人才会替你考虑风险。她呵呵一笑,“言之也在,不会让我吃亏的!”想起家里尚不知道萧云峰的字,又解释道,“言之,是皇上为萧云峰取得字。”

  郑老三点点头,“没吃亏就好!”心里对萧家也不是没有埋怨的。

  五郎小声道,“见到皇上没有?”

  “见过几面!”郑青鸾想了想,还真是见了好几面。

  房里包括郑老三呼吸明显都粗重些许多。显得很激动。

  郑青鸾突然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想造反成功那么艰难,不为别的,只为皇上在百姓心中,那是放在神坛上的人!

  吃了早饭,郑青鸾带着一家人见了这次带回来的护卫,给了人家最大的尊重。

  “洗个澡!赶紧去歇了吧!”钱氏看小闺女眼睛通红,才想起这孩子赶了这么远的路,“睡饱了,晚上咱们再说话!”

  郑青鸾确实支持不住了,呵呵一笑,又去看了还没起床的小八,才回房歇了!方嬷嬷依旧在房里伺候,但比起来裳和巧算则更亲近!郑青鸾也不敢再要方嬷嬷服侍,不过是把人高高挂起罢了。她想着明天把方嬷嬷送到曹县令家,托他们把方嬷嬷送回京城,应该只可行的!留着这么个人,多少有些不方便。自己一去边城,还真没谁能辖制她,这个隐患万不能留下。

  一觉睡起来已经华灯初上,她一翻身,百一百二就在绣裳和巧算之前进来了,“主子醒了!”

  郑青鸾‘嗯’了一声,天气太热,即便睡着凉席,依旧出了一身的汗,“洗个澡吧!身上粘乎乎的!”

  “是!”两人伺候完郑青鸾,外间书房,绣裳巧算和药杵都在外面。

  郑青鸾才意识到,这些近身伺候的人,怕也有必要陪着去边城的。她打量了三人一眼,问道,“你们可都会骑马?受得了风餐露宿?”

  三人一脸喜色。都道,“会的!不怕辛苦!”

  “那就收拾东西吧!后天一早出发!”郑青鸾在生活上还真得把人带上,否则,被有心人安插进什么钉子,才最麻烦。既然这三人是萧家的人,那就基本可信。

  堂屋了,小八一看见郑青鸾就扑过来。“二姐!你咋才起来!早上回来也不叫我,我都想你了!”

  “我也想你了!”郑青鸾把小八拎起来,见他长高了不少,脸上肥嘟嘟的,都有了双下巴了,想起以前吃不饱的日子,“这是吃了多少好东西,胖了不少啊!这次给你带回来个武师傅,你跟着好好练!”这是说把鬼五的安排。她看向郑老三和钱氏,“这人也是姐夫的故交,本就欠着姐夫的人情,这次又欠了萧云峰的人情,人很精明,见多识广,身手很厉害,留在家里,我能放心些。”还有没说的话,即便是真有什么不测,他至少能带你们脱身。

  “有真本事就好!”钱氏点点头,“让三郎五郎也跟着练练,出门在外会点防身的本事,总不会错的!至少也能强身健体啊!如今不用咱们自己动手干活了,身体反倒不如以前松快!可见还是要多动动才好!”

  “是这个道理!”郑青鸾坐过去,见桌上摆着西瓜,问道,“是咱家园子里的吗?”

  “是呢!”郑青桔递了一块过去,“沙壤,也甜得很!在井里镇了一天,正凉着呢!”

  “以前还打算卖,现在倒不用了!光送礼只怕都不够呢!”钱氏掰着手指头算账,“你爹他们的同科,座师,还有结交的朋友!家里的亲戚,族人,怎么算都不够分!”

  ☆、第104章 交底

  第一百零三章交底

  “那就送呗!别心疼那点子东西,横竖家里也不靠这个过日子。”郑青鸾咬了一口西瓜,果然清甜。

  “那倒是!”钱氏颇为惆怅,“这日子说起来,是越过越好了,可心里反而不如原来踏实!”

  “这倒也是。”郑青桔见郑青鸾吃完了一牙西瓜,想着妹妹还没吃晚饭,就不再给她吃,反把盘子推远些,“在家无所事事,都快成废人了!”

  三郎五郎就笑,还真是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郑青鸾一笑,道,“想活动身子就去菜园子果园子转转,谁还拦着你们不成?”

  “那不得给你丢人啊!”钱氏摇摇头,“萧家的门第高,再让京里的人笑话你!”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奇怪!这可不是钱氏的性格!郑青鸾瞄了他老娘一眼,“怎么个意思?有话明说吧!跟自个闺女还绕弯子呀!”又白了郑青桔一眼,“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啊!老姐长进了!瞧跟咱娘配合的这样默契!我可吃醋了啊!”

  钱氏脸一红,瞪了小闺女一眼,这死丫头从来都这么精明,稍露一点口风,她就能想明白,越发显得她这当娘的没手段,“能为什么?还不是你屋里那嬷嬷!”钱氏一拍大腿,“要说这人吧,绝对算是个好人!老大的年纪,也没个一儿半女,怪可怜的!可就是规矩太大!”

  可怜?这个评价让郑青鸾哭笑不得,“我知道了!明儿就送走!”想来方嬷嬷多说了些京城的规矩,把自家老娘给吓住了,“自个家里,您还做不了主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有什么可笑话的?咱就是庄户人家!不怕人说!”

  “这就好!”郑青桔站起身来,“你不知道,这些日子我都不敢找大丫她们说话,怕方嬷嬷说我是搬弄口舌!可憋死我了!”她松了一口气似得往外走,“我给你端饭去!凉面,调的酸酸的辣辣的,一会儿就得!”

  “那就行!”钱氏见郑老三瞪他,也不怵,“你一个大男人,不懂!”却一点也不担心自个闺女怎么打发人家。

  郑老三无奈的站起来,往东屋去,示意郑青鸾三郎五郎跟着,钱氏在外面守着。东屋是夫妻俩的卧室,现在已经很少带孩子们进去说话了。

  父子四人盘腿坐在炕上,屋子里很是阴凉,郑青鸾干脆脱了鞋子,光着白生生的脚丫,撒开了裤腿,浑身都放松了下来。

  郑老三正想呵斥,却见小闺女脚掌好几个水泡,不用说,也知道是长时间蹬着马镫给磨得。三郎也唬了一跳,刚要起身,郑青鸾就笑道,“已经抹了药了!”就把炕上的靠垫拿过来,盖在脚上。男女大防什么的,还是不要去挑战了!

  郑青桔进来送饭,刚巧看见郑青鸾的脚底板,当即脸色一变,去自个屋里拿了双睡鞋过来,翠绿的鞋面上绣着米分红的荷花,很是鲜亮,郑青鸾穿在脚上,“舒服!绣裳做的有点小,穿不成。”她长个了,脚也长了不少,绣裳拿不准,钱氏和郑青桔每次做的都能刚好。

  “你打小就比别人长的快,不怪人家丫头。”郑青桔小声道,心里有些心疼,那些水泡能不疼吗?也不见她言语一声。见他们围坐在一起,怕是有话要说,就道,“我跟小八就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乘凉,娘在堂屋做针线,你们安心说话。”

  见郑青桔出去了,郑老三催促郑青鸾,“先吃饭,吃饱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