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心被搅乱,进退两难(一)(1 / 2)





  外面下起鹅毛大雪,一阵大风将飘舞的雪花卷走,马上又有一批雪花被卷到眼前,周而复始。落地窗外的雪景像是加了蒙版的城市写真,被雪花斑驳了画面,有一种无规律的凌乱和潦草,如同我此刻的心情。

  “高兴姐,”张闷儿凑到我身边叫我,“又在发呆啊。你最近怎么了,心神不宁的,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我回过神,问他怎么了。他用笔指了指我的屏幕上微博页面热搜排行榜说:“你看,才放出第一集2个小时就上热搜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发海报了?”

  “嗯,是吗,粉丝团还是很给力的。发吧。”我应道。他将我们已经准备好的“上热搜”庆祝海报通过客户官方微博发出来,杜明兖的工作室和他狠人很快就转载点赞,互动及时。

  经过一周的剪辑,夏威夷的视频已经准备就绪,张经理也同期再请创意做了后续预见的所有物料,这段时间集中投放,有条不紊。由于我在夏威夷期间利用stephanie做的一波“预热”很有效,这次15s的视频预告一放出,立刻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其实说白了杜明兖之前的负面评价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而且他并没有做任何错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这段风波也逐渐过去。现在杜明兖的所有社交平台的账号已经完全被公关部门接管,所以才能够有如此高效的配合。

  这次的广告微电影被剪辑成5分钟一集,共分为上中下3集,以“迷失”、“追寻”、“重生”三个主题。拍摄回来后,剪辑期间陆陆续续放出10秒花絮,刚才算是正式的15s视频预告发出,很快就被送上热搜。这个成绩算还不错了,杜明兖的形象已经成功的重塑,不再是少年老成的努力少年,而是一个坚持自我、独立、个性的全新认知。

  张闷儿和张经理手下的两个小姑娘立刻带领粉丝团、大娱乐营销号正向引导舆论,明天约了两个大号对杜明兖进行合作采访,由自媒体做第一波采访是我走的一步险棋,这两个号我认真挑选过,他们以年轻群里为主要受众,经常关注个性领域全球最前沿的咨询和极有质量的原创内容,以面对真实的自己为主题,最为切合。

  此次危机公关,我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社交媒体上,帮助客户以较低成本,覆盖尽量多的受众。再去夏威夷之前,我就试图说服客户,以推广杜明兖为一波舆论导向,在上升到传递信息契合,从而见解传播品牌及产品。

  在这个时间点,选择杜明兖可能成就这个项目,也很可能毁了整个项目。而事实是,老天眷顾,加上杜明兖平日的努力给他积累的基础,在他第一次出大规模负面新闻的时候,客户选择继续与他合作,并与他重塑、重生,追求本真,集中了客户的潜在用户,也就是杜明兖粉丝这批人群的心,每句文案都是经过我和张经理、老板、胖哥几个人审阅、推敲之后决定的,字字戳心,直指心坎最柔软的地方。

  “高兴,”张经理走过来问我,“你说连着三天放3集会不会太密集了?我们要不要慎慎,现在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拉长宣传期,再扩大影响力。”这次的修改方案后的成功,老板让我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张经理很多决定都要跟我商量。

  “张经理,你坐。”我赶紧将旁边空椅子拉过来,让她坐下,“我觉得趁热打铁,还是连着放三集,全平台同时发,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吗。如果热度开始下降了,再放后两集可能就没有期待感。好奇心怕拖,说白了现在我们还是在讨好粉丝和网友的阶段,如果我们给了点甜头,引起他们的好奇,但又故弄玄虚,迟迟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怕我们会变成‘死猫’。”

  “行,你比较了解粉丝心理,毕竟你就是受众吗。按你说的做吧。”张经理皮笑肉不笑,说话酸溜溜的。

  “对,我不就是受众么。”我尬笑道,“那我们按原计划吧。”说完我转身继续工作,丝毫没了要送她的打算。负责人换成我,我心里多少过意不去,每次我想示好,她总是不领情,久而久之我也懒得用热脸去贴冷屁股了。

  “张闷儿,你去落实一下‘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活动,跟微博的人打好招呼,物料整理整理都发过去。”我继续跟张闷儿布置工作。在三集都放出来之后,我们计划在微博上和最新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发起“重新认识一下”活动,鼓励大家面对心底那个想做却没有勇气做的人。

  很多网红的配合已经安排好,还有一部分短视频网红的脚本也已经定好分别给了对接人,就等过两天全网同时爆发。

  我打开桌面上一个文件夹,这里面的文案和海报都是我亲自盯的,也是这次项目我一个杀手锏,也是靠它我才说服客户冒险用了杜明兖。

  张闷儿有事跟我说,凑过来的时候我立刻关掉文件夹,被他发现。他切了一声:“高兴姐,你这个大招藏的挺深啊,视频已经开始发了,你还不准备告诉我?”我摇摇头:“既然是大招,必须深藏不漏。”

  “连我都不能说?我可不是你的普通队友,我可是你的心腹,你的左膀右臂啊。”他那么八卦,话说一半能急死他,自从他知道我还留了一手,就费尽心思想从我这里套话。“你啊,别想了。”我推推他的头说,“什么事?”

  “明天的采访,你去吗?”他见我不肯透露,只好继续说事情,“这个自媒体我们没太接触过,让他们面对面采访,总觉得没底。高兴姐,原来你不是这样的啊,你做事从来都是预案做了一堆,不是十拿九稳的不会做,为什么这个项目你用的都是险招啊。”

  “有吗?”我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项目中很多决定都是临时做的,虽然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从来是基本技能,可没有预案的临时调整方案、脚本,确实不是我的风格。

  “有啊,你叱咤风云这么多年,在客户那里口碑好不就是靠一个‘稳’字。”张闷儿立刻抱拳,学起了武侠人物,“不过高兴姐,我还挺喜欢你现在的做事风格。忒刺激。”

  我好笑道:“你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反正天塌下来有我顶着,怎么着也连累不到你,对吧。”

  “瞧你说的,”他扭捏的说,“我可不是那种人。不过你的大招到底是什么啊?”

  “干活去。”我立刻冷下脸说,“明天的采访我会去,你就呆着给我盯着各平台数据和评论就好。”

  我看着微博上的评论一条条的顶这个视频,看着点击量飞转上升,笑起来。这份工作最吸引我的,就在这里。我们像是下棋的人,准备了一盘棋局,每一步都要预测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无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网友,还是已经有用户画像的受众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我们都要充分了解、预测,才能引导他们向我们想要的结果。这其中出一点纰漏就会满盘皆输,所以每次设计方案的时候,都是一场赌博,以自己的经验、推测、创意,赌一个结果。

  这一局是我来下,为了杜明兖的形象、声誉,为了我的口碑,为了客户的盈利,我全盘考虑,项目推进有序,传播节奏错落有致,虽然兵行险招,但这也是这份工作迷人的地方,因为未来不可预料。

  这段时间,我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只想把这件事情做好。也只有我专心“下棋”的时候,才不会想到那晚杜明兖的眼神。可讽刺的是,我此时的工作就是他,他的笑脸出现在我的桌面、笔记本、办公桌还有四周的墙上。

  我下意识刷新了微博,杜明兖的海报作为开屏广告跳出来,他笑容洋溢的跃然屏幕上。

  别笑了,别再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