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她想起之前呼延骓曾让人打听来的义父在汴都的宅子,答道:“天色不早了,不好这时候上门叨唠,等明日再去。”

  谢先生嘴唇一抿。

  她用叨唠这个词,有些生份,似乎并没有和那位义父有多亲近的关系。

  可他还记得她念叨最多的家人就是这个义父。

  瞧着少女冷静的模样,谢先生又问:“老夫记得,你义父是宫中的内侍,怕是不好见。十一娘在汴都可还有别的家人?”

  赵幼苓一怔,想到了如今已经名正言顺回朝的韶王,道:“没有。”

  她的生父韶王,活着还是死了,对她来说没什么区别。

  回韶王府,如果有心人追究起来,要怎么解释她一个罪奴被带出掖庭,进了教坊,还认了教坊使为义父?

  韶王他……只怕也不会愿意有个女儿,认太监做父亲。

  赵幼苓的脸色看起来很平常,怔愣也仅仅只在一瞬,看起来不过只是略有些诧异他的突然询问。

  谢先生心中轻叹,越发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如果真的和那个人有关系,大概早在那人背上罪名逃匿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又怎么会活到现在。

  放下了一探究竟的念头,谢先生随意在街头询问了过路的商贩,得人指引,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了一家邸店。

  汴都很大,邸店也多,但价格各不相同。他们一路过来,身上带的盘缠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再怎么风餐露宿,从入关开始,开销就没有停过。

  等他们找到这家价格合适的邸店,已经到了最热闹的时候。

  邸店通常供人宿住,也提供饭菜。饭菜称不上有多好,吃饱喝足还是能的。为节省开支,谢先生要了两间房,简单擦洗后三人碰头下楼叫了饭菜。

  这个时辰的邸店热闹的很,大多都是投宿的商贩旅人,也有留在汴都,等待来年科举的穷书生。这桌上了浊酒,那桌上了半只烧鸡,各种香味混杂在一起,冷不丁还能闻到男人的汗酸味。

  三人倒是已经习惯了这些。

  要是放在从前,谢先生、刘拂,谁也忍不了这些。赵幼苓忍得住,可那也是在教坊里,教坊里的男人流再多的汗,也不像这里的酸臭。

  赵幼苓坐下吃了几口热饭菜,边上一桌四个行脚商已经喝高了,开始手舞足蹈地谈论起白天的热闹来。

  “听说白天的时候,咱们那位太子爷被吐浑人送回来了。”

  “呸,什么太子爷,是废太子。”

  “对,那是废太子!白白胖胖的,在吐浑过的一定很好!把他赎回来干什么?看他那个样子,还在吐浑生了孩子!”

  赵幼苓扭头去看,四个行脚商三个已经喝醉了,扯着嗓门说话,另一个还算醒着,见其中一人站起来呼号,连忙起身将其拽了回来。

  刘拂挨着赵幼苓坐,咬着筷子,压低声问:“废太子一行,不是应该比我们早到汴都吗?”

  “使臣不敢让废太子他们形容狼狈地去见天子。”

  “他们还在外头休整过了?我看他们说的,好像白天阵仗不小,天子的脸都要被丢尽了吧。”刘拂说着,殷勤地给谢先生夹了一筷子肉,“先生,废太子这样回来,天子会怎么做?”

  “太子已立。”谢先生毫不在意地说道,“废太子回朝,最多就是封王。”

  刘拂点点头,见赵幼苓在旁听的认真,又问:“云雀儿,你明天要去找你义父么?”

  赵幼苓点点头,那桌行脚商的话题已经从废太子,转到了另一人身上。

  “听说韶王府又进了女眷。这些人家怎么宁可给别人做妾,也不愿意嫁给外头人做老婆!”有个喝得烂醉,已经开始拍桌子了。

  “嘿,做妾怎么了?那是韶王!现在谁不知道,韶王是除了太子以外,最得天子宠爱的皇子!”边上有老汉停箸嘲笑。“你就是想娶,也不看看自己的长相,还有你的家世!”

  老汉话音刚落,大堂里吃饭的几桌哄然大笑,话题转了几道,又转回到韶王身上。

  “韶王去严溪乡剿匪快一月有余了吧?”

  “有了有了。之前听说韶王出发前立誓会在年前回朝,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剿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些山匪都已经嚣张多少年了,官府去了几波人都被打得屁滚尿流回来,韶王能行吗?”

  邸店这种地方,行来走往的人多了,消息自然流通地也快。赵幼苓进城之后,所有听到的消息,都来源于这种地方。但她没想到,会这么快听到韶王的消息。

  赵幼苓听着那些人议论韶王,吃饭的动作就跟着慢了一些。

  朝廷虽然有时会管老百姓议论朝政或皇室,但到底做不到面面俱到,哪里都有人盯着。是以,老百姓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谈资,都是从拐了几百个弯在某某大人物府中做事的下人亲戚传出来的话。

  有人开始惋惜前韶王妃,提起现如今的韶王妃,头摇得不停,直说配不上丰神俊逸的韶王。

  刚来汴都的商贩闻声询问现王妃的出身,有人笑笑,道:“如今这一位韶王妃,虽然出身汴都的大家崔氏,可其父只是崔氏旁支,如果不是运气好,成了韶王妃,这位王妃的父亲还就当不成现在的国子监祭酒了。”

  听着旁边的那些议论,揶揄、嘲笑、惋惜,什么样的语调都有。

  赵幼苓不再去听那些声音,想着提剑自刎的韶王妃,沉默地吃下一口饭菜。

  这一顿饭倒是吃的出人意料。

  刘拂对韶王有些印象,得知韶王如今娶了个大家旁支的女儿当王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忍到回房,他才忍不住问谢先生:“韶王怎么会娶这样一个出身的韶王妃?”

  他问完,谢先生长长叹了口气:“你不如十一娘。”

  刘拂愣了愣,摸摸鼻子:“先生,学生知道自己不如十一娘……”

  言辞、书法、文理、骑射,他都比不了赵幼苓。好在他不在意,不然早在关外就要气得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