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异界之农家记事_34(1 / 2)





  方曾塞给林正六十银子,对着林正说道:“我看你哥忙,就不去打扰他了。这是六十两银钱,我这不在的时候,要真要情面上扯不去的。你们就替我借几个给他们,就当你帮帮哥哥的忙了。我哎,只能之这么大的能力了,再多却是吃力了。”

  林正也没推辞,村里就这样,都指望出个出息人带契一下全村人。方曾虽然没做官做商人,可在大伙看来也是和官老爷扯上关系的能干人。这个时候要是一毛不拔,还真得给人讲究。

  方曾也没多留,带着方致远就回去了。要去镇上小住,这家里的一些东西就得处理了。再说,现在村愁云惨雾的,方曾和方致远就不出现在众人面前拉仇恨值了。

  可惜,他们不想人惦记,正有人惦记着他们呢。

  李家村,李富家,屋子还是以前的青砖瓦房,可惜家里却没有方升在的光亮整洁。因为家里有个病怏怏的孩子,冯梅做不了多少事情,就在家养些家禽贴补家用,院子里一直是闹哄哄的,没个清静的时候。

  李富如愿以偿的娶了冯梅,可却没有过上他想象中的好日子。冯梅是比方升有哥儿味,为人又体贴又温柔,可却是个身子骨弱的。更是生了个身子骨不行的小子,把药当饭吃。李富本来手里还有几个银钱,都是方升余下的。

  可碰上一个天天要吃药的小子,那就是个无底洞,李富的日子也慢慢的拮据起来。家里有三亩半的好水田,吃喝是不愁的,虽然生活档次和以前不能比,可李富对自己说,娶了喜欢的人,有了可心的小子,他还是心满意足的。

  毕竟冯梅是他少年时代的梦中情人,他和方升成亲就一直再拿方升和冯梅比较。李富就觉得方升娘家穷,比不上有好几亩良田的冯家;方升长相粗狂,那有冯梅聊腰细眉的风情;方升做事主意太正压着他,怎么比的了冯梅的小意温柔。

  就这样日复一日,李富把冯梅美化成心中的挚爱。当冯梅带着孩子回来,李富只觉得他的春天来了。刚好天赐良机,林阿么生了重病,方升带着孩子去照顾林阿么了。李富就去冯梅那儿献殷勤,两个一来二去有了手尾。

  那个时候的李富觉得每天都美的冒泡,他那时有田地有房子有骡子,手里有银子,全村的人瞧着他没有一个不是给他几分薄面的。多年的心上人又跟了他,他觉得意满志得,春风得意。

  可惜,方升回来了,李富惊醒了。虽然不想承认,李富心底还是怕着方升的。李富虽然喜欢冯梅也知道方升手上的厉害,就打算和冯梅暗自来往算了。可人算不如天算,方升病倒了,走路都走不起来。

  李富看着病怏怏的方升,看着他怒气腾腾却拿自己毫无办法的时候,心中升起了一股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方升你不是能干吗?你不是压着我吗?没想到你也有无能为力的一天,李富心里一天天的膨胀起来,直到气死了方升,娶了冯梅。

  李富都认为以前是方升太没规矩,压着他大好的汉子,让旁人以为李家靠着他方升才过的好日子的。可正在生活起来,李富哪哪都觉得不顺手。方升种地时候,他们两个人好几家争着和他家搭伙,可到了他这儿,连亲弟弟都拆伙走了。

  看着方升做豆腐来钱,李富磨了几天豆子做豆腐才发现村里人小气的很,忙的累死累活的还挣不来几个大钱。有时候别人还仗着辈分高,不给钱;以前李富老说方升斤斤计较,让他在外没了面子,这个时候才知道这些人多么的可恶,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从早到晚的忙下来也不够他们的一次白拿?老是赔钱,李富只得关了豆腐坊,老老实实的种田了。

  而这今年收成不好,李富的日子过的更是苦哈哈的,才三十几岁的人看上去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冯梅要照顾孩子,李富忙完了地里还有忙家里,以前不刷锅刷碗的他,现在却是干起来很是顺溜。

  沈贵这个养子,李富其实有些不喜欢,好吃懒做,十六岁大的人了,连下个地都要推三阻四的。把他送去学手艺,三五天的就跑回来不愿意去了,嫌苦嫌累,死活不干了。

  李富是继父,下又下不了手,骂也不顶用,只能随他去了。李富想着,毕竟沈贵在沈家还有两亩地,一间屋子,以后也不用他给置办家产。他也不用给给他操多少心了。

  而早在几年前,李富就知道方曾娶了个好哥儿,他心中暗自唾弃,方曾还不是靠着自己夫郎发家的。可心底深处还是涌现了不甘和嫉妒,不过,他也打消了去和方曾要孩子讹钱的打算。

  等知道方致远成亲了,李富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他还想着好歹他是方致远的亲爹,这成亲了,方致远怎么也得来请他去吧。他到时候拿架子也不能拿的太大了,好歹给方致远一些面子。

  李富左等右等的,直到了方致远成亲的那天也没见着半个人影。他心中恨的牙痒痒,骂道:“果然是方升那个贱人生的贱种,从来就没把老子放在眼里。”冯梅瞧见了,挑了几句,看着李富火烧的差不多了,就去看孩子了。

  李富一气之下,就去了林家村,可一想方曾的拳头,他就慢了脚步,再想着方曾的夫郎娘家传闻是个官老爷,李富就没了去闹婚礼的勇气。只能站在路边,远远的看了一眼方致远迎亲的场面。

  听着旁人羡慕的说道方家多富裕,方致远得了什么什么好处,还有方致远的夫郎又带了什么什么嫁妆。李富心中又气又恼,这个不孝子,嫌贫爱富,攀上了有钱的舅家就把自己这个亲爹抛在了脑后了,自个一个人去享富贵了。果然是个白眼狼,靠不住,当年过继了就对了。

  回到家,冯梅煽风点火了一番,再哭诉着沈贵十六比方致远大一岁还没成亲的委屈。话里话外就是想让李富给出些银钱给沈贵娶个夫郎,李富本就有气,心中有苦难言,就回了句:“沈贵姓沈,找他亲爹去!”吓得冯梅再也没敢提。

  可还没等上多久,征兵就下来了。其实和李富没多大关系,可却和沈贵关系很大。

  沈家现在没分家,沈贵还有一个爷爷,一个大伯,大伯也只有一个小子。明显的,沈家出不起这个银钱,要出个男丁去。而户籍落在沈贵大伯家,又没有爹,阿么改嫁的沈贵却是最好的抽丁人选。

  ☆、72·沈家

  沈贵的爷爷叫沈顺,生了两个小子和一个哥儿,老大叫沈进,老二叫沈为,哥儿就取名沈蜜。沈贵的老爹就是沈为,当年沈家也是有些家底的人家,否则冯家也不会把哥儿嫁个他们家。

  可那是当年,沈贵八岁的时候,沈为得病死了。沈顺家的就觉得是冯梅这个妖妖娆娆的哥儿克了他家老二,对着冯梅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可好歹还有个沈贵在,沈顺老两口不喜欢冯梅,也得顾着沈贵啊。

  他们家也是精的,怕冯梅拐带着他家老二是家产跑了,一定要冯梅守了三年孝。等孝守完了,冯梅也知道自己的公爹和嬷嬷是不会给他一个子的,可沈贵总是他们的孙子啊。沈家的家产可不能就给了沈进一家去,冯梅就在沈家闹。

  他当时刚刚给自己丈夫守完孝,平时一贯也柔柔弱弱的形象出现在人前,在沈家村旁人瞧着他这个样子,还是很能同情一二的。他一闹,沈家老两口也有些抵不住,想想沈贵是他们的孙子,分些家产就分些吧。

  沈家本来有六亩水田,就分了两亩给沈贵,还给他沈家原先的老宅子。可沈顺老两口说了,这地就先放在老大这儿,等沈贵成亲了再给。防着把地契给了沈贵被冯梅哄了去,以后冯梅拍拍屁股改嫁,沈贵没了依靠。而冯梅怕沈家他日改变主意,就把沈贵的户籍落在了沈进家。

  直到冯梅搭上了李富,沈贵跟着去了李家,冯梅也没想过把沈贵的户籍给改过了。他心中也是准备留一条后路,特别是进了李富家,冯梅发现李富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有本事,家里也就有些底子,并没有多少银钱。

  让冯梅准备跟着李富吃香的喝辣的的心愿落空了,倒是生了李长寿,李家用钱又多了起来,往常还能隔三差五的吃上肉,现在却是半年才年吃上一次。冯梅都好几年都没做新衣裳了。

  而且,以前沈家好歹隔了一个村子,冯家去的次数有限。再说沈顺家的也不是好说话的,冯家就是想占便宜也怕是不容易。到是李富这儿,李富好面子,就是在本村的,冯家的哥嬷无事的时候就去李富这儿顺把米,借些油盐,从来是有去无回。

  就这样,冯家阿么还怪冯梅不知道惦记家里,李富在冯家也得不到什么好脸色。冯梅的娘家如此做法,李富当然对着冯梅就有气了,好在冯梅娇娇弱弱的,很是能奉承李富,日子才能马马虎虎的过下去。

  可冯梅看着病怏怏的小儿子,他的心里就害怕。这小儿子看着就是个虚弱的,以后成家立业,要是李富活的长还好,要是和他前夫一样,那不是都得压在他身上。这么一想,冯梅对着自己的大儿子沈贵却是更为的倚重了。

  李富曾经提过把沈贵的户籍改过了,给冯梅糊弄过去了。他心里则是打算沈贵在沈家占着份家产,以后等他老了,小儿子靠不上就去大儿子家去养老。至于李富,冯梅心中清楚,沈贵是不会给他养老的。要是把户籍落在李家,以后沈贵就要吃李富的瘪,要是把沈贵弄火了,说不准还会怨上他。

  冯梅心中打算再明显不过了,等老了,就让李富和小儿子过,自己则是跟着身强力壮的大儿子享清福去。没了李富,他就是沈贵家的老嬷嬷,在家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所以,冯梅才尽心尽力的想讨好了李富给沈贵娶个好夫郎,以后伺候自己。毕竟,李家现在的日子还是能过下的。可他万万没想到,沈家竟然要让沈贵去当兵,这让他六神无主了。

  沈贵也慌了,他爷爷和他说这话的时候,他都呆了。回过神来,赶紧回李家找自己阿么拿主意。毕竟,冯梅一直护着他,这个时候,他本能的来找自己阿么给自己做主了。

  冯梅在哄了小儿子李长寿睡觉,看着自己的大小子呆呆傻傻的从外面走进了,心中有些担忧,开口问道:“大贵,你不是说去你爷爷家的吗?怎么回事啊,你这呆呆傻傻的,不要吓阿么啊。”

  沈贵这才回过神来,对着冯梅着急的说道:“阿么,我爷爷和大伯说家里拿不出银钱,要让我去当兵。阿么,我不想去啊,老人们都说了,去当兵打仗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回不了的。我不要去送死啊,阿么,你救救我啊。”

  冯梅呆了呆,对着沈贵说道:“不可能啊,你是沈家二房的独子,你爷爷和大伯这不是让老二家绝户吗?难道不怕村子里说三道四的,他们不是最好面子的。怎么会这样?”

  沈贵眼睛红红的说道:“大伯就一个小子,还不到十六岁,爷爷今年五十二了,因为我在大伯的户籍下,我和大伯就必须出个人。大伯怎么可能会为着我出钱出力,毕竟三十两银子,得把沈家的地都卖了才够啊。两人总得出一个,爷爷要靠大伯养着,怎么会同意大伯去,自然是我这个看着就享不到福,跟着你改嫁的孙子去划算。”

  冯梅精明的很,他只是不相信这事情真的就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看着眼前哭泣的沈贵,定了定神,拉起沈贵,说道:“大贵,我们可不能就这么听你爷爷和大伯的摆布。走,跟阿么去沈家讨个公道去。怎么你可是他们沈家的嫡亲孙子,他家老二就你一个小子,这是要绝了你亲爹的香火啊。走,我们去找他们说道说道,你爷爷和大伯最好面子,这事情说不准还有转机。”

  沈贵本就是个禁不住大事情的,他阿么一说,他赶紧带着冯梅往沈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