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前言





  前言

  自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重要范畴,而且深刻阐明了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和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中国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近几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空前活跃,取得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和学术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发挥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作用。努力构建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使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并自立于21世纪世界经济学强国之林,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整个理论经济学界责无旁贷的光荣历史使命。

  从当前整个世界的理论经济学现状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公认的三大理论经济学体系。除此之外,还存在演化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众多非主流经济学流派。毫无疑问,所有这些人类已有的经济学成果,都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渊源。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通过批判继承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一切已有经济学成果方才得以创立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必然需要通过全面吸收和借鉴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经济学优秀理论成果来实现。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必然是一个复杂和艰辛的探索过程。除此之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随着中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这个意义来说,构建一个能够与当代已有的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的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范式,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运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体系的建构,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更好服务于我国新时期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于2017年4月7—10日举办了“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四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高级研修班。顾海良、李建平、高德步、何自力、方福前、王立胜、杨承训、洪银兴、裴长洪、邱海平等著名经济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经济学的“道路”与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中国价值传统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济学的当代建构、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论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和深入研讨。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二百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期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和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我们在以上讲课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十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飨读者。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我们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理论成果,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愿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