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五、深刻认识和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





  五、深刻认识和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吸收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本质,破除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支配、控制和主导地位,切实改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状况。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工具,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缺陷是:其一,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经济哲学,歪曲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把资本主义条件下体现资本本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标榜为人的抽象不变的本性,为资产阶级剥削和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行为辩护。其二,用形而上学观点看待人的理性,歪曲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导致其对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认识严重缺乏历史感,这使得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经济理论体系不能正确认识经济主体决策和选择的内在逻辑,不能科学判断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劣,不能对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不能对微观经济规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科学的指导。其三,用自然主义的态度看待人类社会,歪曲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把自然规律生搬硬套来解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企图证明市场经济不存在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误导人们对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使人们不断遭受经济规律的惩罚。其四,追求超历史的经济学,歪曲社会生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刻意抹杀不同时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差异,将经济学变成超越时代、无所不能的神话。其五,滥用数学进行经济分析,歪曲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机械刻画,无法反映普遍的社会经济联系,难以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弊端使其丧失了科学的认知功能,严重妨碍人们形成科学的经济学思维,难以对人们观察和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性提供科学指导,误导人们面对社会经济矛盾做出错误的选择,蒙受经济规律的严厉惩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体现新自由主义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的西方经济学大行其道,不但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对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产生了严重误导,使这些国家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国家解体,内乱不止。在我国学术界,一些人将这套已经给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带来严重祸害的思潮和经济学说引入中国,主导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干扰和误导中国的改革,肆意贬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宣称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都是利用市场和推行私有化的结果,而出现的问题都是政府干预过多、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所致;认为要素配置机制扭曲、企业活力不足、私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是造成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认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度是靠扭曲的机制和发展方式获得的,现在经济增速下降是回归自然状态,对政府主动出击制止经济下行的努力指手画脚,极力阻挠;鼓吹只有实行全盘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完全与美国模式接轨,才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显然,这些认识和主张是完全错误的,是根本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果任凭这样的理论和主张干扰改革,任凭这样的错误观点继续传播和发酵,必然会严重搞乱人们的思想,误导改革开放的方向,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激化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恶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环境,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和局面。因此,必须对体现新自由主义要求的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本质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澄清这套理论体系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严重混乱,只有这样,才能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才能切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