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三十七章 重新洗牌(2 / 2)

可他也不想想,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你斩草除根,你要除谁呀?

李治狠狠训斥了许敬宗几句,那是不留余地,警告他们不能再这么说了,导致准备发言的李义府赶紧将话吞了回去,差点没有噎死。

但是许敬宗这人生平最恨两人,第一个就是长孙无忌,第二个就是韩艺。对长孙无忌他是又恨又怕,虽说不急于一时弄死长孙无忌,但是他看到李治似乎与长孙无忌缓和了,这让他甚感恐慌,于是又跑去找武媚娘,大呼阴谋论。

武媚娘听他说了半天,连个所以然都没有说出来,张嘴就是吹,也喝止了许敬宗。武媚娘又不傻,李治之所以让她参与外廷事宜,是因为她是坚定站在李治这边的,她已经知道李治的态度,不管她心里怎么想的,她都会喝止许敬宗。

其实武媚娘心里也没有底,于是叫人去请韩艺,因为许敬宗他们的建议,甭管有理没理,都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韩艺就刚好相反,比较客观一些。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韩艺才姗姗来迟。

行礼过后,武媚娘开门见山道:“关于太尉请求致仕的事,你可有听说?”

韩艺道:“我也是刚刚来的时候听说的。”

武媚娘问道:“那你如何看?”

“抱歉!我——我现在都还震惊当中。”韩艺讪讪道,其实他心里高兴的要疯了。

武媚娘噗嗤一笑,又抿了抿唇,道:“那你先喝口茶吧!”

“是。”

韩艺赶紧喝了口茶,愁眉沉吟片刻,道:“皇后是担心太尉这么做,是另有目的?”

武媚娘道:“倒也不是,只是这事来的太突兀了,令我有些不安。”

我必须忽悠她接受这个事实,免得她担心过度,对将来我的势力痛下杀手,那我就白忙活一场了。韩艺不知道长孙无忌跟李治说了些什么,但是他心里也担心李治或者武媚娘会对关陇集团赶尽杀绝,道:“咋一看上去,这确实有些让人始料未及,但是若仔细想想的,我觉得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武媚娘黛眉一皱,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目前太尉的处境本就非常尴尬,要么他就强硬回击,可是从褚遂良被贬到如今,太尉始终未发一言,或许是害怕,或许是太尉不想跟陛下闹僵,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太尉是没有反击,而且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那么太尉既不反击,又留在朝堂上,皇后不妨想想,太尉是不是会非常尴尬?”

武媚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你说得到也有些道理。”

韩艺又道:“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太尉选择致仕,也在情理之中。”

武媚娘道:“太尉在朝中也有不少敌人,难道就不怕失势之后,会遭受到报复。”

韩艺想了想,道:“这或许就是太尉最为高明的地方,不管他是留在朝堂上,还是离开,任何人要对付他,首先一点要得到陛下允许,关键还是在于陛下,如果他继续留下去,可能就导致陛下会亲自对付他,如果他离开的话,将权力交还给陛下,那么陛下说不定会感激他,并且保他,只要陛下坚决保护他,那么就谁也动不了他。”

他这么一说,武媚娘倒是信得七分,关键是李治如今的态度也正是如此,对长孙无忌的怨气变成了感激,这也是为什么许敬宗被训的原因。

韩艺又继续道:“皇后,不管太尉是有何目的,他留下来比离开,对皇后的威胁要更大,既然他主动将权力交还给陛下,至少对皇后的威胁就小多了,那皇后又何必去担忧了。当然,在面对太尉时,皇后也不能麻痹大意,还是小心谨慎一点。”

武媚娘点点头,心想也对,相比较起来,长孙无忌离开朝野,当然是好事。同时自己要保持一个警惕的心,注意着对方,这样就行了。

就在他们谈话时,又有一个老臣子去找李治了。

这个人就是于志宁。

当初他并未发表任何意见,但是他心里是反对的,只是他又比较谨小慎微,不太敢发言。

如今他见长孙无忌竟然请求致仕了,也知道长孙无忌是服输了,心里不禁开始嘀咕了,这长孙无忌一走,在反对派中,他的辈分就最高了,那么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肯定会盯着他了,他于家有的是钱,他曾祖父于谨可也是西魏八国柱之一,在关中地区极具势力,哪怕是不当这官,他也什么都不愁,而且他又不太眷念权势,他唯一害怕的就是会走上李道宗他们的老路,毕竟他见过太多的开国功勋走向族灭的道路,就下定决心,这官可不能再当了。

于是咳着嗽就来找李治,我也要致仕。

李治虽然恨屋及乌,在废王立武之事上面,对于志宁也不爽,但是于志宁这人,谦谦君子,为人正直,而且才华横溢,一开始就在弘文馆当任大学士,不常说话,惜字如金,但是只要他开口,他的话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常以义匡主之失,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非常看重他。

事到如今,李治也不是很记恨他了,就不肯答应,右仆射褚遂良已经被贬了,长孙无忌也致仕了,你这左仆射也走的话,一时半会哪里去找人补上啊!

但于志宁确实被吓坏了,他不想临老还连累子孙受罪,放下了君子的身份,死缠烂打,哭天喊地,我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不行了,有心无力,含着泪乞求李治放行。

李治也知道于志宁的性格,长孙无忌一走,他肯定不会当这出头鸟的,即便他今日不答应,明日于志宁还会再来的,被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这样一来,朝中四大巨头,也就是贞观时期遗留下来的大臣,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李勣,一下子就走了三个,唯独剩下李勣一人,可是李勣只会统兵打仗,治理国家非他所擅长的,等于权力全部还给了李治。但同时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呈现极度空虚的状态,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这也预示着一轮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了。

ps: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