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十七章 阳平关攻防(2 / 2)

至于上一次抽奖抽到的那一万只轮胎,刘循也找到了用处,当然这是他询问刘伯温。运输粮草车的轮子都是木制的,这木制的轮子容易坏掉啊!

现在这一万只轮子,正好可以把以前的轮子给坏掉,起码能组建五千辆马车。当然也没那么多马车可以换,不过起码知道了这轮子用处。

果然这橡胶的轮子一换上,这马车的速度都加快的了不少,这样一来,益州首府,广元,汉中一线的粮草基本是可以得到保障了。

这橡胶的轮子也会坏掉,可起码能让这轮子起到作用,不至于刘循对着它们发愁。

听从刘伯温的建议,汉中留下杨三郎的白虎军,以及赵季良辅助杨三郎管理汉中政务。在汉中留下三万兵马,也是为了保守,毕竟汉中刚刚拿下不久,民心还不算稳定,到时候前面在打仗,后面出乱子就不好了。

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防备上庸的申耽和申仪两兄弟,这两人可是上庸的大族,可以说上庸就是这两兄弟说了算的。

对于申耽两兄弟,刘伯温给刘循的策略是暂时的拉拢,刘循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两兄弟,好像都没什么反应。刘循也没准备留着这两兄弟,人品太差,刘循不喜欢,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只不过是没有办法,大军已经都前往阳平关了,白虎军又要防守汉中各个城池以及关卡。要是手上还有兵力的话,刘循一定会主动出击,把上庸这个毒瘤给拔出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上庸距离汉中还有一点远。一来一会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要是这申耽两兄弟死守上庸,那就麻烦了。

上庸现在也是锦衣卫主要的盯防对象,一旦有异动,就立刻回来报告。

“敌军主将是谁。”当刘循到达阳平关时,已经听到战鼓声,看来敌人是准备攻城了。难道对面的将领是傻子吗?

冒冒失失的就来攻城,简直是无脑。“少主,敌军将领是徐晃。”

原来是徐晃,徐晃,字公明。曹操的五子良将,成名已久的一员大将。

“走,随我上城楼去会会这徐晃,居然敢攻打阳平关,不知道我关内十数万大军吗?”刘循哈哈大笑道。张鲁被益州军给欺骗了,看来曹操也是没有吃教训。

主要还是益州军第一时间拿下了阳平关,导致了汉中之战的消息根本没有传到曹操耳朵里。

刘伯温这时候走上前,说道:“少主,城楼上危险,还是别去了,有杨业将军在,一切都可以放心。”边上的将领也过来劝刘循别去城墙上。

刘循一摆手,一个城墙而已,有什么敢不敢的,坦然的说道:“好了,你们别说了,我身边有士信,七郎保护,没有问题的。”

况且,刘循对于自己的武艺还是了解的,自己手上好歹也沾过血的。对于躲避弓箭,刘循还没有自信,要是来个万箭齐发,刘循还是找个地方先躲躲了。

和一众将领上了城墙,看到城楼外的徐晃,拿着一把大斧,正指挥士兵攻城,曹军攻击的很猛。一言不合就攻城,这徐晃也是自信。

可益州军早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拿下阳平关后,刘循就让杨业,修缮阳平关,在关上多备滚木垒石。另外还让梓潼,广元,汉中的铁匠,多多打造箭矢,用来守城。

此时杨业镇定自若的指挥士兵,“放箭。”

守在阳平关上的士兵,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把箭射出去,而是分成了三组弓箭手,三段射击,保证城楼上的弓箭不会停止。

第一组弓箭手射完箭以后,第二排的人在放箭,依次放箭。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不至于中间出现空当。

虽然看上去,冲锋的人很多,但是刘循现在也是经验实足。“军师,敌人也不多啊!我看都不超过三万。”刘循指着下面攻城的曹军说道。

刘循以为曹操应该在后面,可是在城楼上观战许久才发现,这只不过是曹军的先锋,曹操好像并没有来。

刘伯温点了点头,“看来曹军相当的自大,居然用这点兵力来攻击阳平关。少主可以让祝山将军做好准备,等到敌人锐气丧失以后,就是出击的最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