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二章 汉中防线

第一百三十二章 汉中防线

益州的人口早就已经超过了七百万,达到了七百七十万的样子。当然祝山的族人也占了不少的人口。

对于人口刘循是很看中的,人口经济是决定一场战争的因素,他不可能短时间统一大汉,这是一场持久战,那就必须大力的发展人口。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发展益州的医疗水平,然后从今年开始,也就是公元215年,刘循才鼓励益州百姓多生小孩,每生一个小孩,可以获得田地两亩。

刘循是知道的,一味的鼓励生孩子是没用的,因为这年代的医疗水平实在太差,很多孩子都是夭折的,出生就死的很正常。这才让他大力的发展医疗,现在益州医学院的医生虽然没办法供应整个益州,但是只要在等两年,下一批的学生毕业,那就没问题了。

另外每家每户也不能因为田地就多生孩子,一边鼓励生育,另一边计划生育。不能盲目的生小孩,首先要考虑家庭情况,否则孩子多了,在孩子没成年之前,这孩子都是压力。孩子长大以后,才能做事情。

得到了上庸,虽然可以沿着汉水直下襄阳荆州,北上可以取宛城。可是然后呢!

“军师,如果要走上庸取襄阳,需要多少兵力。”刘循问道。

但是刘伯温却反问了一句,“主公你在上庸有水军吗?”

是啊!刘循没有水军,南下襄阳那肯定是需要大量的水军的,这才能在上游的优势,要不然就步兵跑过去,敌人早就知道了。

“主公若是想要从上庸北伐曹操,那就需要准备好三十万士兵。”刘伯温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十万。”三十万那可以说是益州的全部兵力了,而且刘循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后方空虚。

刘伯温看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宛城,襄阳,樊城,都是军事重地,此三城互为犄角。曹操又在这三城布置重兵防守。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一口拿下三城,如果只攻取其中一城,那其他两城的曹军必定来援。如果一旦我军后路被切掉,那就危险了。”

刘循看着地图,听着刘伯温的解释,是啊!如果只是攻打襄阳,那樊城的援军过来,襄阳和樊城一起打,那也需要二十万兵力才能拿下,否则根本咬不动。而且要防备宛城的敌人,拿下这三城三十万兵力,刘伯温说的好保守了点。

襄阳又是荆州的前沿阵地,拿下襄阳以后,自然要面对的是刘备,那也是一个麻烦。到不如让襄阳这个麻烦一直在好了。

现在看来,这上庸对于益州来说,也是一个鸡肋,要知道刘循急行军到上庸花了五天时间,这还是益州军一直锻炼的缘故。真正难的是什么,这道路太难走,要不然刘循肯定会动用骑兵来进行突袭。

那可以想象,要知道按照古人的计算方法,汉中到上庸可是有着八百多里的路程。如果正常行军的话,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万一路上下雨什么的,那这仗没打就要撤兵了。

敌军如果进攻进攻上庸,汉中的援军走陆路的话真的很难及时支援。因此刘循准备在汉水组建一支水军,这支水军不需要战斗力,主要的任务就是运送兵力和物资。做到让汉中,上庸连成一线。

刘循让人把汉中的张清给调了过来。

上庸太守张清,副将马岱,庞柔。这庞柔是庞德哥哥,当然武力没有庞德那么高,但也算不错了。上庸守军两万,这些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或者是原先申耽留下的士兵改编的。

武都,汉中,上庸连成一线。而且这三个地方都布置了重兵,武都两万士兵,守将杨二郎。阳平关一万士兵,守将吴兰,马忠。

每个地方都需要士兵来防守,要是现在进攻西凉,还真不好办。益州军中新兵出现了不少,影响了整体的战斗力。

拿下西凉不仅仅需要面对曹军,还要面对来自少数民族的威胁,虽然马超在羌族有威名,那也只是有威名而已。冬天照样来抢你东西,而且其他少数民族也是对西凉的危险,这就需要大量的士兵了。

汉中太守,赵季良。统兵大将,杨业。由杨业亲自镇守汉中,刘循放心。军师法正,阎圃。将军杨三郎,杨八郎,雷铜,庞德,吴班,张嶷,马休,马铁等。汉中北军三万,白虎军三万。整个汉中可以说是兵将齐全,声势浩大。

刘循认为要给杨八郎机会,一直待在刘循身边也不好。需要培养统率之才,杨八郎虽然比不上杨六郎,但是并不比其他的几位哥哥差,而且他的年纪小,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马超的八千骑兵也留在汉中,带回益州的话太麻烦,把马超带回益州就可以了。这八千骑兵被刘循命名为飞羽骑。

这一次大战,刘循也让父亲刘璋准备了蜀锦上千匹送给有功劳的家属,金银钱粮则从缴获的里面拿出一部分出来。打了胜仗,那肯定要奖赏的。

剩下的重骑兵就在汉中休整,重步兵也留在了汉中。这两支部队放在哪里都是强军,当然重骑兵现在也只不过是顶着一个名号。

可重步兵在这年代是无敌的存在,三千人完全可以抵挡三万人的进攻。盔甲厚重,行军速度慢,也是重步兵的弱点。因为当时从益州过来的那会,都是把盔甲放在马车上,士兵轻装进军的。

重步兵可以说是刘循手中的杀手锏,要不是系统给的重甲,刘循也没机会组建这么一支重步兵,这是一支可以让天下诸侯忌惮的部队。

至于系统给的三千副大盾也留在了汉中,这大盾太重,如果在给重步兵使用,重步兵也不一定能用的动。如果最后实在不行,也就是找不到适合的兵种,刘循会选择把大盾给融化,这一面大盾的重量达到四十斤。如果把这些大盾制作成武器,起码可以武装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部队。

陷阵营这一战的损失不大,因为一部分陷阵营士兵是老兵,另外一部分士兵是益州讲武堂二期的学员。

这一次大战以后,这些学员都成熟了不少,从青春年少,脸上带着一丝稚气。到现在的一脸的刚毅,可以说战场很锻炼人。

损失不大的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学员训练时候需要付出的代价,已经训练强度都是别人的三倍,这是不可想象的。这才能快速的让这群学员成长。虽然看到辛辛苦苦培养的学员牺牲在战场上,但是革命的胜利哪有不牺牲的呢!

存活下来的三百余名讲武堂二期学员,刘循留给杨业两百名学员,让他补充到汉中的各个部队当中去。当这一批学员教给杨业分配的时候,那汉中的几个将领都快打起来了,连杨二郎和杨三郎都差点打起来,可以想象,这一批学员,对于汉中众军来说是多重要。

不是刘循小气,不肯把三百学员全部给杨业,首先陷阵营老兵如果愿意去下面部队,那起码也是百人将。但是第一批的陷阵营都是刘循系统召唤出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因此刘循也就没打算把他们下放到部队。

陷阵营现在放出去两百人,那他还是需要人员来补充的,没人进入陷阵营,那刘循的这一支陷阵营不是出现空缺了,这样不是很好。好歹现在陷阵营也是刘循的亲卫之一。巴郡杨六郎的部队也需要这一批学员,等回CD以后,他会把剩下的一百名学员交给杨六郎。

由于狼多肉少,最后还是要让刘循来做决定,杨业都已经被吵的烦了。于是刘循让其中一百名学员补充到上庸张清的新军当中去,毕竟上庸的部队是真正的新军,他们根本不懂益州军的军规,也不懂的益州军的战法,需要人花时间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