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九十一章处置(2 / 2)

  这天上午,李世民就和长孙无忌唠家常,谈他们过去共同经历的峥嵘岁月。

  最后,长孙无忌诚恳地说道:“皇上,在立太子的这件事情上,臣做得有些过分了。请皇上治臣的罪吧。”

  李世民说道:“辅机,你对太子所做的那些事情,他都清楚了,弹劾你的奏章,也不下上百份。我问过他对你的意见,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

  长孙无忌问道:“太子殿下怎么说的?”

  李世民说道:“太子说,你对我和大唐的江山是绝对忠诚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论才能,在朝廷中也是顶尖人物,也是可以依靠的人才。至于做错了事情,为了亲情,可以理解。

  太子说,只要你今后能够摒弃前嫌,一心效忠朝廷,他不会追究你以前的事情。”

  长孙无忌听了很感动,他说道:“感谢太子殿下的宽容。太子殿下对皇后娘娘、成乾、阳城和冲儿都有恩德。臣一时鬼迷了心窍,以怨报德,真是无地自容啊。

  臣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效忠皇上,辅助太子,为大唐尽臣的绵薄之力。”

  李世民很高兴地说道:“辅机,你有这种态度就很好。关于你的处理意见。你看这样行不行?

  原本我的意见是让你退休,可是太子的意见是让你继续工作。为了给李孝恭他们一个交代,我考虑再三,决定让你暂时离开长安,去当安西宣抚使。等你做出了成绩,过两年再把你调回来。

  太子建议,长孙冲才能出众,将他从给事中(正五品上),晋升到户部郎中(正四品上)。”

  长孙冲这次调职,不仅仅是级别从正五品上,越过了从四品下、上,正四品下,连升四级,关键是他从一个没有实权的普通文官,调到了户部这个实权部门。这中间的差别就太大了。

  长孙无忌十分感激地说道:“感谢皇上,感谢太子殿下。”说着,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看到长孙无忌这样的态度,李世民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长孙无忌被贬斥到了西域,接下来,就是对李恪、李泰和李佑的处理了。

  同样是在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和李愔单独讨论关于皇子们的安排。

  李世民问道:“对李恪、李泰和李佑的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啊?”

  李愔说道:“父皇,他们三个都是儿臣的哥哥,以前的事情,都是因为太子的事情,才互相争斗。他们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父皇的事情。

  儿臣认为,您是他们父亲,他们的母亲都在长安,骨肉分离不好,不如就让他们留在长安,侍奉在父母跟前,以尽孝道。

  常言道‘无事生非’,要给他们找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做。

  李恪已经降为了郡王,就先这样保持着。朝廷鼓励农桑,水利是一件大事。儿臣认为,可以将水利部门,从工部分离出来,成立一个二级部,就叫水利部,就让李恪负责,专门从事水利建设。

  成立一个文学研究院。李泰暂时降为郡公,负责文学研究院,专门负责《拓地志》和《五经正义》的编撰工作。

  至于李佑,他现在被拘禁,是个庶人,这样也不好。不如放他出来,给他个三等公的爵位,做个闲散贵族。

  还有李治,他勤奋好学,品德优秀。儿臣打算让他接替儿臣,担任研究所的所长。您看如何?”

  李世民对太子的宽宏很满意,他点点头说道:“嗯,这样好。不过,李泰和李佑的事情,恐怕会有很多大臣有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