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一章襄阳兵出(2 / 2)

汉建安十九年秋,公元二一四年。

汉中王刘备的结义兄弟,五虎上将军之首,前将军,汉寿亭侯,总领荆州事,关羽关云长。 举荆州兵马五万,前后分三队,浩浩荡荡的杀奔樊城而去。

樊城太守曹仁一边上表许昌,请求支援,一边准备着迎敌之事。 只是他未想到,关羽大军竟然突然转向,直奔新野而去。

却说那新野城,此时并无大将驻守,兵马更是极少,若叫关羽袭了去,虽然有江水相隔,却也难免受其侵扰。 兼且关羽兵多,很可能就势卡断樊城与宛城的联系。

曹仁见状,忙使细作出城打探。

待得知关羽大军尽往新野而去,一路上竟然连个掩护的部队都没有,心下恼怒,喝道:“好你个关羽,竟然如此小视于我?”当下对左右吩咐:“整军备马!我自引大军袭其后阵,看你还如何去取新野!”

时身旁有满宠在侧,闻言忙劝道:“关羽智勇双全,更兼身旁有徐庶为谋。 今舍樊城而奔新野,并将大军之背露于将军面前,乃饵也。

却是为诱使将军引兵出战,其可以伏兵胜之。 ”

言未毕,又有曹仁副将翟元道:“今魏王使将军镇守于此,乃是为提防荆州兵马北上。 今若放其取新野,其可越过樊城,直逼宛城。

若大王怪罪将军失守不查之罪,又当如何?且荆州兵马尽出,关羽又哪来许多兵马以为伏兵?今舍樊城而取新野,乃是惧将军之威,知樊城不可取,是以引兵奔新野而去。 ”

又有部将夏侯存应道:“满先生太过小心,却是高看了那关羽。 想来其是仗自己兵多,是以未将我樊城军马放在心上,这才露了破绽。

今将军只须引兵马出,当可大败其兵。 末将不才,愿为先锋。 ”曹仁思考良久,最终从了夏侯存之言,留满宠守城,亲自引城中大部兵马去打关羽后阵。

却说关羽引着兵马,并荆州文武十数员,出襄阳,奔新野,一路上所行并不很急,而且暗中多使探马,只要樊城兵马尽出,便来禀报。

原来此却是徐庶之计。

徐庶先是请关羽引兵奔新野,又使军中精锐扮成押运粮草辎重之兵行在最后,莫说这些兵士尽是善战之士,便是随军地大车上载的也非粮草,而是活人,那内里藏的尽是精锐士兵。

所以说,关羽这五万大军,实际上数字却是更多一些,那后阵猛一看只有几千人,实际上若算上藏于粮草车中的,却是足足上万兵士。

这都是为了使曹仁以为关羽大军无备,进兵来袭。

话说这日,大军以至樊城之南,关羽于马上谓身旁徐庶道:“半年前某便上表请战,若汉中王当时允了,焉有今日之烦扰?”

徐庶知关羽虽口上这般说,其实心里早就明白事情之轻重缓急。 只是口上兀自发发牢骚而已,遂笑着道:“今汉中王欲北伐,欲使薛将军之略。

此略环环相扣,内里繁杂无比。 且一环若失,全盘皆输。 若二将军兵马一动,川中兵马必立刻响应,若隔的久了,恐此略不可行。 是以二将军屡次上表,王上皆不允。

非不信二将军取不下樊城,乃是川中尚未准备妥当。 ”

关羽闻言,只是点头应道:“某自省得!”然后以后轻抚胯下战马之鬃毛,谓徐庶道:“元直瞧,子寒此略可成否?”

徐庶闻关羽问话,忙答道:“我观子寒此略,虽有多处隐患,却不失为一个好计略。 其精妙之处在于三路兵马,互相辅助,并非单独应敌。

在目标上,三路大军虚虚实实,叫曹军不辨真伪,从而不知如何布防。 可以说,子寒这略,确是有很大地可能会成功。 ”

关羽点了点头,又问道:“元直瞧子寒此人如何?”

徐庶却不明白关羽问此话做甚,只得道:“我观子寒有王佐之才,若王上善用其才,有如多一双臂膀。

”而后心下一寻思,只道关羽怀疑薛冰有不臣之心,又忙着道:“而且我观子寒,大事精明,小事懒散,为人又不喜繁杂之事,却是无甚野心之人。 ”

关羽闻徐庶之言,哪还猜不出他的想法,当下只是笑了笑,答道:“某只是顺口问之。

子寒随我兄已数年,其心我早知之,焉有疑其心之念?只是现下无甚事做,遂寻元直聊上几句。 ”

徐庶闻言笑道:“二将军不必担心无事可做,想来那曹仁此时已尽起樊城兵马向此赶来,将军只须稍待数日,便可好好的战上一阵了。 ”

关羽听了,傲然道:“区区曹仁,尚不配与某一战!某现下只是于心中思量,某婿陆伯言那处,袭取樊城成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