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4章 第二次招安(2 / 2)

“或许正因为此,陈太尉才在山东,一直没敢回来!”

听说蔡京和高俅暗中派了人手,破坏此次招安,正急着调遣兵马、稳定江南的赵佶,顿时大怒起来,道:

“蔡京和高俅身为朝堂重臣,不思为国分忧,反而暗中使坏。”

“来人,下旨申饬二人,让他们不得再插手梁山之事,不得破坏招安!”

命人传了旨意,又将陈宗善革职,传来殿前太尉宿元景,命他招安梁山。

宿元景正在闻焕章那里得知梁山泊的事情,听到皇帝传召,急忙上殿奉命。听到皇帝有意让自己招安梁山后,宿元景道:

“梁山泊首领卢俊义,本是大名府的员外,去年被梁山泊陷害,不得已上了梁山。”

“此人素怀忠义,上了梁山之后,一力主张招安。因此得梁山泊忠义之辈爱戴,夺了寨主之位。”

“但是梁山泊的旧寨主,人称郓城宋江者,一直暗藏诡诈,破坏招安之事。”

“臣以为这次招安后,必须调离此人。免得他在山东,继续掀起叛乱。”

赵佶本就想将梁山泊众人调离山东,南下江南平叛。闻言顿时说道:

“那就让卢俊义和宋江,南下江南平叛。”

“若是能够得胜,朕必不吝封赏!”

宿元景心里也是这个想法,但他从闻焕章那里听说后,却知道梁山泊众人,并非全认同招安。怀着忧心,向皇帝道:

“陛下所言甚是,但是梁山泊人,多有出身山东者。”

“这些人因为被扩田所占了田地,又不能在梁山泊中捕鱼,所以当了草寇。”

“如今陛下已赦免他们罪过,臣恐这些人故土难离,不愿南下江南。”

赵佶哪不知道梁山泊之事,是由扩田所引发。但是扩田所是他的钱袋子,他自然不愿废弃,闻言撇过此事,问宿元景道:

“那你说梁山之事,应该如何解决?”

宿元景见皇帝丝毫没有提起扩田所的意思,心中有些失望,却只得道:

“卢俊义出身河北,在山东人望不高,梁山泊草寇之所以让他当首领,是因他主张招安。”

“以此人对朝廷的忠心,多半不会再反。倒是宋江此人,不但心怀叵测,在山东也素有人望,不可留在原籍。”

“臣以为,可命卢俊义在梁山泊周围做官,安抚梁山众人。同时调宋江等人,南下江南平叛!”

“如此,不但江南之局可解,梁山泊留在山东者,也无法掀起叛乱。”

赵佶听宿元景提议将卢俊义和宋江分开,虽知这是拆散梁山泊的好办法,却仍担心卢俊义留在原地,以后掀起叛乱,道:

“卢俊义此人,当真忠心朝廷吗?”

“会不会在朝廷大军离去后,再次掀起叛乱。”

宿元景和卢俊义素无交情,自然不敢为卢俊义打包票,道:

“陛下若是疑心,可命卢俊义进京,在朝廷中任官。”

“只是这样的话,臣恐梁山泊那些桀骜不驯之人,没了约束之后,重新掀起叛乱。”

说着,他又将李逵扯诏、口出狂言之事,向皇帝一一道来。听得赵佶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李逵立时斩了,以泄心头之气。

“此贼如此狂悖,定然不得好死!”

“先将梁山拆开,以后想法炮制!”

命宿元景携诏书,再次招安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