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八章 沙丘之变(一)(2 / 2)

赵高走出殿门,见蒙毅纹丝不动的站在门外,见赵高走了出来,两道锐利的目光投了上来,重重的冷哼了声。

赵高也不以为忤,反而笑吟吟的行了个礼;“大将军自从陛下抱恙后就一直守在殿外,果然对陛下是忠心耿耿。不过这里有我照应,大将军其实不用这么担心,倒是行宫的安全应该多费些心思。”

蒙毅扬起了头,眯着眼睛轻蔑的看着赵高,

“我做事自有分寸,赵公公你多虑了。”

赵高嘴角忍不住抽动,他平生最恨人喊他赵公公,就彷佛是在提醒他回想起自己是个阉人。

蒙毅显然是故意的。

赵高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一拜后微笑的说道;“既然如此,老奴就不再多言了。”

离开始皇帝的寝宫后,赵高踱步走向他办公生活用的偏殿。

沙丘虽然为行宫,可却地处偏僻,再加上皇帝之前从未临幸过,加上又不为始皇帝所喜,所以宫室缺乏修缮,能用的仅仅几个殿室而已。从始皇帝的寝宫到赵高住所,并不算太远。

沙丘行宫之所以为始皇帝不喜,是因为这里并不吉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主父,也就是赵武灵王,就是被亲儿子饿死在沙丘行宫的。所以历代赵国国君都对这里很避讳,尽量不来此处,要不是这次病情事发突然,始皇帝是绝不会来这个地方的。

赵高一路上都在挖空心思的想究竟怎么样才能调开蒙毅。

蒙毅很聪明,从始皇帝在沙丘病倒的那天起,他就寸步不离的守在殿外。在帝国最需要他忠心护卫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有他在,赵高绝无动手脚的可能。

一般的理由绝对调开不了他,反而会让蒙毅起了疑心,那事情就更加难办。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找到个合适的理由呢。

蒙毅成了赵高计划中的一个死结,让赵高伤神不已。

赵高摇了摇头,心中并无办法,只能无可奈何。

路过一处宫门时,却看见一个小宦官匆匆忙忙的带着一名秦兵进宫,似乎有很紧急的事情,也没留意到一旁的赵高。

赵高皱了皱眉,心想手下的人越来越来规矩了,哪天要好好的调教下。见小太宦官身后的那名秦兵装束有点眼生,不像是羽林也不像郡兵,到像是边军。心中略动,变出言喊道:

“站住,你们这是要去哪呀。”

小宦官回头一望,见是赵高,急忙上前磕头请安,“原来是赵大人,小的给您老请安了。”

“恩。”赵高长长的哼了声,认出了这个小宦官是政事堂的,看了眼他身后直愣愣的站在那的秦兵,拖长声音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呀。”

小宦官笑哈哈的作揖道;“禀大人,这是南征军任嚣的信使,小的正准备带他去见丞相大人呢。”

“南征军的信使。”赵高微微一愣,任嚣这个时候不好好待在岭南打仗,派信使跑到沙丘来做什么。

“信呢。”赵高朝信使伸出了手。

那信使有些犹豫的看了眼小宦官,他还不知道赵高是谁。小宦官急忙在旁说道;“这位是中车府令赵高赵大人,代替陛下掌管虎符和玺印,你只管交给他就是了。”

信使这才相信,单膝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小卷竹简,高举头上:

“南征军百将乌喜,奉我家将军任嚣之令,特来送上奏疏。”

赵高有些奇怪的接过竹简,看了眼那百将,心想任嚣怎么会莫名其妙的送来什么奏疏。

待看见竹简上的火红的玄鸟标志,赵高脸色大变,他知道任嚣送来的是什么了。

陈宇奉任嚣之令,一路北上马不停蹄的赶往咸阳,到了南郡之时。却听闻始皇帝正在会稽东巡,想起任嚣特意嘱咐要亲自呈送给陛下,陈宇便掉转队伍,一路东行追赶始皇帝的车架,又让信使骑着宝马先行上路赶到了沙丘通传,大队人马则押送着贡品已经到了陈池。

赵高对‘那件东西’所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陛下为了得到它不惜发动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六十万大军两次南下,死伤二十余万。正是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让本已虚弱的大秦国力日渐衰退,社稷动荡不安。

最重要的,安期生对赵高提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求赵高帮他取得‘那件东西’。

赵高看着手中的竹简,脸上阴晴不定,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许久才挥手对小宦官道;“你先带乌百将下去休息,好好招待,我稍后就呈送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