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海风声送晚潮来(2 / 2)


“这样啊……”康格太太心里有些犹豫。

thomas看出了母亲的心情,笑着劝慰道:“剑桥有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对原子物理学非常有研究,最近正准备到加拿大mcgi11大学担任教授,应该还没有出。我们先回剑桥,请他审阅一下这篇论文,再决定是否送给《nature》杂志社。这件事情不就解决了么?”

康格太太一想,这主意不错,既完成了所托任务,也不耽误功夫、闹笑话。便一同去了剑桥。

卢瑟福本来准备9月底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的,结果临出前,看见美国的《sce》上刊登了一篇《铀、钋、镭辐射射线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作者名叫york johnson,从来没听过有这人,看通讯地址,还是一位外交官,可他得出的结果大部分和自己写好的论文一致,却又更胜一筹。当下把去麦吉尔的事情放在一边,又扑进实验室,验证york johnson的结果。自然,结果不言而喻。那一刻,他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就在这时,康格太太和thomas敲响了实验室的大门。卢瑟福开门一看,看见自己的学生领着一位中年贵妇,以为是慕名来访者,便要拒之门外。thomas连忙说明来意。卢瑟福一听是论文的事儿,作者还是york johnson,兴趣来了,连忙请进屋,取出论文仔细阅读。

卢瑟福这个大牛是何等了得!读完便知道文章的价值,吩咐把论文重抄了一遍,叫来自己的一班朋友,一边实验,一边讨论;原稿则附上自己的推荐意见,让thomas送到《nature》杂志社。

《nature》杂志社里面的编辑看了,却和原先的thomas一样,拿不定主意。他们素来严谨,对不知道正确与否的论文一向持谨慎态度,即便有卢瑟福的推荐,也只肯在“读者来信”中登出。好在a粒子散射实验并不难做,卢瑟福很快在实验室中验证了论文中的数据,并迅报告了自己的结果,进而推定york johnson关于原子结构的猜想是合理的。

《nature》、《sce》都是周刊,这两篇论文相差不过一两个月,但却成功的建立了一个微观的原子结构模型,在西方物理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卢瑟福听了康格太太对于york johnson这个中国人的描述,对他非常好奇。知道康格太太和儿子thomas要来中国过圣诞节,于是就一道来到中国,打算由此再转道加拿大。

到了美国驻华使馆,康格先生单知道孙元起现在任教于京师大学堂或某一所中学,却也不知道孙元起的具体住处。等了几日,卢瑟福有些呆不住,只好先去询问丁韪良先生。丁韪良是个热心人,而且对物理也兴趣盎然,就自告奋勇的领了大家前来。

说了半晌,孙元起总算明白了大家的来意。卢瑟福在说话间,四下打量了这间屋子,见有几具简陋的实验仪器,很犹豫的问:“这里是……”

孙元起也有些尴尬:“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以前,我在一所中学担任物理老师,所以这间屋子算是我的实验室,或者说是教室,嗯,一个简略的instituteof physibsp;teabsp; 卢瑟福疑惑更重:“那您的实验数据如何得来?”

“实验数据?你说论文的数据么?”一转眼,孙元起便想好了答案,“我在美国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实验,只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结论。最近才想到一个符合实验结果的猜想,方写出论文来。”

之后,卢瑟福又问了一些物理问题,好在这些答案不需要孙元起杜撰,便一一为他解答。

时近中午,这群不之客起身告辞。孙元起本想留他们一块儿吃饭,他们估计看到屋里只有主人孤家寡人一人,便婉拒了。同时,康格一家和卢瑟福都邀请孙元起在圣诞节前后去使馆一趟,盛情之下,只有答应。

卢瑟福的这次来访,孙元起随口说出了“iprt”这个名字(instituteof physibsp;teag,物理研究与教学学会),这个后世最有名的物理学研究机构就在不经意间出现了。它为世人所知,则是在两个月后的《科学人》杂志上,一位记者采访卢瑟福,卢瑟福在介绍最近物理学展的时候,先提及iprt的york johnson。它是中国第一个物理学研究所,而卢瑟福则有幸成为“访问”该所的第一位国际学者。

至于iprt的成立时间,则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家:

一是认为成立于1898年8月16日,也就是孙元起入住该四合院的第一天。持这种说法的,主要是私立经世大学(kingshim uy)的校史研究者。他们认为,经世大学的最早实体就是iprt。这样,他们的校史就比著名的国立北平大学长了那么几个月。证据嘛,便是孙元起表在《sce》上的作者单位。

一是认为成立与1898年11月初,这种说法先后出现韩蘧、陈骥德的日记和回忆录中,因为韩蘧、陈骥德是iprt创办的当事人,所以他们的观点为官方所采用。

一是认为成立于1898年12月,也就是国立北平大学成立前后。这种观点是国立北平大学校史研究会提出的,并一再申明:孙元起表在《sgshim uy”,是美国公使康格先生的一个笔误;iprt最初是北平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与北平大学密不可分。证据?iprt的旧址就在北平大学院内,还用证据么!

接下来的几天里,孙元起出于对卢瑟福的崇拜,或者说其他什么原因,先后数次到美国公使馆拜访。在讨论过程中,孙元起总是在不经意间提到了后世对于原子结构的看法,让卢瑟福惊叹不已。

在圣诞节后的一天下午,卢瑟福郑重的对孙元起说:“york,你对原子结构的天才性认识,已经在《sure》上先后刊登。但在我们交谈过程中,我现你有更多的现和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成果足以震惊世界,使得自然科学的展更加迅。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他表出来呢?”

孙元起耸耸肩,无奈的说:“那些东西,都还只是理论――或者说是猜想,需要时间和实验来证明。如果我把它们写出来,恐怕无法找到出版社来出版。即便出版了,也会和凡尔纳的作品摆在一块儿,被当作是科幻读物的。”

卢瑟福依然很严肃:“不!就像你所设计的a粒子散射实验一样,虽然只有八千分之一的概率反弹回来,但它确实存在,只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细心的观察。同样,理论也需要不断的提出,哪怕只有极少数正确。否定错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接近正确的过程。”

孙元起有些心动,觉得如果把一些基本的理论给阐述出来,确实可以使得科技更好的展,使得这一代伟大的科学家把精力放在更前沿的位置,人类或许可以获得更多的真理和知识。蝴蝶效应说,南美洲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北美洲的一场飓风。

“或许,我就是那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