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岳父安!”

  “亲家请,这是女婿吧,进屋……”

  父子二人进了潘府,各自见了个礼之后,潘举人就迎着二人进了会客厅。厅内潘夫人也走出来迎候,李明锦见到,忙上前作揖喊道:

  “岳母安!”潘夫人一遍笑着道“哟,这就是明锦,快进来坐……”一遍接过李明锦手上的礼物,一遍让小厮将礼物拿下去再上壶好茶。

  “呵呵,这孩子前个晚上刚到家,今天才来拜访,请亲家勿怪……”李继旺笑着对潘举人说到,生怕对方心生不悦。

  “亲家多虑了,孩子刚回来,还没休息好,就来看我,我怎么会怪罪……”潘举人笑着回道,又给父子二人倒了一杯热茶,“来,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四人说了一会儿客套话,潘举人也问了李明锦一些读书上的事儿。潘举人的两个儿子也过来陪客了,李明锦起身给两个舅兄见了一个礼,众人说说笑笑,后来怕坐着尴尬,李明锦就开始将自己游学的一些事情拿出来说了说,潘家几个人听了倒是很感兴趣,一听就听了小半个时辰。

  潘夫人见一听就慌了神儿,忘记和厨房说饭食的事儿,忙起身热情的对父子二人说了一句,“亲家老爷,你们聊,我去厨房吩咐一下,今个做桌好菜,中午啊,你们也好好喝一杯……”说完就要下去。

  “麻烦亲家夫人。”

  “谢谢岳母。”

  “娘……”潘若琪看着来到自己闺房的娘亲,羞涩的撒着娇,潘氏让人去和大儿媳说声,今天女婿来了,让她吩咐厨房做好今天的饭食之后,就去了女儿的院子。和女儿说了今天亲家带着女婿来了家里。潘若琪哪里能不好奇,只是到底不好意思直接问,至少红着脸拉着母亲的胳膊撒着娇。

  “好啦,和苏夫子说的倒是差不多,就是……”看着女婿的言行举止,确实是稳重,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在外游历操持的原因,表象看着没有夫子说的俊朗了。

  “娘……只是什么呀?”看女儿着急想知道的样子,潘氏也没藏着掖着直说到:“女婿啊出去游历了两年,风吹日晒的,就是风霜了一些,为人处事,我和你父亲都觉得不错,想来人也是不差的。”

  “娘,我想……我想去看看……”潘若琪吞吞吐吐的对着自家娘亲说了一句。

  “不行!”潘夫人第一反应就是不答应,虽然是在自己家,可是一个待嫁女,去偷看男人,虽然这个男人是自己女婿,可也是不稳重的表现,和自己接受的女子行为的教育实在是太悖谬了。

  “娘……求你了,只看一看,我躲在后面偷偷的看一眼就成……娘……”潘若琪锲而不舍的磨着自己老娘的脾气,潘夫人头大,怕女儿阳奉阴违闯祸,无奈沉声道:“就在旁边看一眼啊,看完就走,还有别起什么别的心思!”

  “知道啦,娘,您最好了!”潘若琪见娘亲答应立马亲昵的哄着潘夫人。

  “就你精灵……”潘夫人无奈摇头,“等着,一会喊你,我先去前面看看。”说完就走了。

  午饭是在前院的宴客厅的东间,因着宴客厅内空间大,中间有两扇屏风,分成了两个空间。潘夫人嘱咐了府上的厨子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很是丰盛。

  午饭就潘举人父子三人和李继旺李明锦父子二人,总共一个桌子五人坐的稀稀朗朗的。李明锦今个儿是主角,当仁不让的开始为各位斟酒,然后挨个敬酒。李明锦敬酒回酒来了两圈之后,潘家父子都是斯文的文人,看来酒量也不佳,潘举人已经开始说话哆嗦了,对于岳父大人重复的问话,李明锦已然做好了女婿的姿态,很有耐心的听着回着,不时再敬酒。

  酒过三巡,潘家两个舅兄已经趴在了桌子上,潘举人还在拉着李明锦说话,李明锦头有点晕,脑子还是清楚的,总是感觉屏风那面有人在偷窥!也不知道不是自己眼花的缘故,摇了摇头当是自己想多了。

  潘夫人真是要气死了,拉了好几次,终于将女儿拉走了,刚才要是让女婿看到女儿这番做派,不是要让他看轻女儿么?刚到后院就忍不住的开始数落起女儿:

  “你真是气死我了,刚刚怎么说来着,真是的……死丫头!”边说边用手指使劲的点着潘若琪的额头。

  潘若琪吐了吐石头,忙安慰道:“好啦,娘,别气了,我知道错了,以后定是不会了。您去忙吧,我爹他们喝多了都……我去找嫂子说声儿”说完不等潘夫人多说就抬脚跑了。

  潘若琪跑到了花园里,气喘吁吁的抚了抚自己剧烈跳到的小心脏,刚才是被发现了吗?想着刚才看到的画面,潘若琪脸红了,对方确实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俊俏,不过看着酒桌上从容知礼的样子,也不错,而且人很笑的很温和,想来应该是个良人吧。

  小女儿心思上来,羞涩了一小会,潘若琪缓了过来,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步伐优雅的朝嫂子的院中走去。

  饭毕,潘家父子三人就被抬回房间休息去了,李继旺和李明锦虽然不至于趴下,却也是喝的头晕眼花的,潘夫人让下人收拾了两间客房,让李家父子而人进去休息一会。

  申时,李继旺带着儿子李明锦告辞了潘举人夫妇,就回家了。也和潘家定了正月初十过礼,商量婚期。毕竟李明锦和潘若琪都不小了,过年就十八了,在晋朝算是大龄男女了,李明锦就不说了,万不能耽搁人家闺女的,对于李家的着急,潘家表示满意!

  李明锦回到家之后,王氏等人忙围上来问着去潘家的事儿,李明锦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王氏松了一口气儿,看来潘家是满意孙子的。

  要说李明锦自己的想法,李明锦只是觉得婚事既然已定,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不如好好接受了,即使在现代社会,自有恋爱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后。古代媒妁之言,婚姻的稳定性反而要比现代更高。如果对方是能和自己心灵投契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平淡的举案头眉的生活也能相互扶持一生。

  年前,李明锦找了个时间带着两个弟弟去了一趟苏夫子的家里,苏夫子是李明锦一直非常尊重的一个人。虽在外游学的时间,一直与夫子保持书信联系,但是到底不便。夫子中举,自己也没有回来庆贺,这次回来,刚好去送年礼看望一下老师。

  对于李明锦三兄弟的到来,苏夫子显然很高兴,特别是李明锦两年没见了,瞅着变化蛮大了,比以前更多了几分稳重,看来游历确实锻炼人,苏夫子很是欣慰。

  “都坐,这次回来是要成亲了吧……呵呵。”被老师打趣了的李明锦,有点不好意思,忙辩解道:“夫子,哪里啊……是想回来看看……呵呵”

  “呵呵,行啦,成家立业,天经地义,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想了想又问了问李明锦外面游历的事情。李明锦先说和夫子说了外面的见闻,后又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当说到看到有的州府手段残酷的镇压手无寸铁的平民之时,李明锦声音低了低,苏夫子默然了一会轻声说了一句:“唉,虽君上圣明,但酷吏仍存,老百姓的日子依然不好过……”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一时之间几人都有点沉默,李明秀自听哥哥说道这些面上就十分的气愤,想了想出声道:“这个当官的简直太可恶了!”

  见弟子嫉恶如仇的样子,苏夫子兴趣来了,忙问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要做一个为百姓请命的好官……”李明秀理所当然的回到。

  “好!男儿当如此……”苏夫子对于爱徒的回答显然很满意,想了想又对三人道:“君子立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管以后你们三人做什么,要记住这句话!”

  “知道了,夫子”三兄弟虚心的听着夫子的教诲。

  苏夫子又问了李明锦接下来的打算,李明锦本来是想继续游学的,但是今年要成亲,刚成亲就出去也不好。所以决定还是安下心来继续读书吧,苏夫子的建议是去梓州府的学院去,毕竟学院里的夫子学问更高,学子们又都是要继续科考的秀才,聚在一起学习,更能有所益处。李明锦也觉得老师的建议甚好,表示成亲之后,就去梓州府。

  师徒四人在一起聊了有一个多时辰,午饭苏夫人做了一桌子菜,苏夫子高兴的一桌子菜让师徒四人喝了一个尽兴。

  年前的几天过的很快,新年将至,河西村家家户户的忙着备办年货,笑闹声不时的飘荡在村中,很是喜庆。

  ☆、第45章

  今年的新年,李家过的尤为的热闹,尤其是已经两年未归家的长孙回来了,年后又将要娶媳妇,一时间家里的老老小小心里都充满着喜悦。

  年夜饭的时候,老爷子给自己的孙子辈一人一个大红包,最小的明玉和明弘是最高兴。两个孩子今年五岁,长的和年画里面的娃娃似的雪白可爱,拿着手里的红包死活不撒手,财迷的样子萌坏了李明锦,管不住的逮住狠亲了一口。

  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李明锦已经十几岁了,后来一直在外读书,和两个最小弟弟妹妹相处的并不多,可见两个小的不会喜欢哥哥的亲近了。

  被打击了多次的李明锦,毫不气馁,闲来无事还就乐意逗逗两个小不点,惹得家里的婶子们直打趣,“明锦啊,这么喜欢孩子,回头娶了媳妇赶紧给你奶奶生个重孙啊……”李明锦听的涨红了脸,尴尬的溜了。

  年初二小姑子李婷就带着丈夫和儿子回了娘家,南山这带女儿女婿都是初二开始拜娘家年的,因着河西村与河东村只一河之隔,路途甚近,李婷一家三口一大早就大包小包的拎着年礼回到了娘家。